图录号/艺术家:

张雨方 人

图录号:827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张雨方 人
图录号:
827
年代:
1980年作
艺术家:
张雨方
材质:
布面油画
作品分类:
尺寸:
104×86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北京翰海
拍卖会名称:
2015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现当代美术 — 油画雕塑(一)
拍卖时间:
2015年11月27日-29日
备注:
声 明:
[出版]
1.《张雨方作品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
2.《原爆1981西安首届现代艺术展》[展览]
1.1981年,“西安首届现代艺术展”,西安东大街青年会
2.1996年,“首届中国油画学会展”,中国美术馆
3.2009年,“原爆——西安首届现代艺术展”纪念展,深圳大望文化高地
4.2013年,“原爆——1981西安首届现代艺术展”回顾展,北京达菲艺术中心
5.2014年,“重读时代——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百年”,达菲艺术中心

张雨方很早就参与了中国前卫艺术活动。1981年3月,作为主要组织者之一,张雨方和其他几位西安艺术家一起举办了《西安首届现代艺术展》。这是文化革命以后出现的少数中国前卫艺术展览之一。这个展览对西北地区当代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张雨方的作品用一种意象的手法把个人对现实的感受表达出来,他试图综合超现实主义的梦幻和中国传统绘画的诗意特点。即便是在九十年代从事公司实业以后,他仍然坚持创作,并始终把探讨一种超越国界的美学系统视为理想和己任,并愿意在经济上为这个理想而作出奉献。——高名潞(2009年5月11日)
张雨方
中国现代艺术是一种观念革新的艺术运动,使我们这个民族不满足于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进而在多种表现形式和领域进行再探索。这种再探索是多层面的,它是思考与实践、人与人、人与外界互动碰撞后深层次的各种尝试。
张雨方先生的创作成熟于八十年代中期,体现着那个时代的精神理想,这种理想又在他近几年的作品中得到了延续,我们总是能够在张雨方先生的作品看到一种超越个体生命意义,这种意义具体表现为一种延续生命感和追彼岸的超越意义。
伯格森认为人生命的本质既是延续(duration),在人生命延续的过程中,形成了和生命同一的时间,这里的生命之延续与时间之流动也是张宇书画中的主题之一,张雨方两次进入西安美术学院学习,第二次入校的经历直接影响了他后来的创作风格,那段时间里,他无疑是学校里的前卫。张雨方很有意识的选择了原始陶器纹样作为自己创作灵感的来源于作品的圆式成分、在1979年的两张名为《无题》的水墨画中,这个原始感已明晰可见,再后来的创作中,这些原始的陶器纹样并没有成为艺术家具象表现的符号、而是被转化为一种深沉的生命意识,扭曲、厚重、空灵的人物面相在画面中不断出现,画面的深沉、凝重感似乎凝固着一股往外爆发的生命力,这不是伯格森所谓的直觉的生命力,而是加入了名族文化积淀的沉甸甸的生命感,1980年创作的《轮回》、《命运》、《有角的人》、《信教的人们》等都是这类精神的代表之作。我们需要留意每件作品中那一颗颗凝视者的眼睛,1980年作品《昨天、今天、明天》那三只具象是眼睛已经融入后来的画面中,但是他们依然凝视着整个世界,一双双眼睛不仅是灵魂的眼睛,也是艺术家的在世之眼,艺术家通过他们凝视那个年代。1981年作品《玩偶》和《我们、它们》中,艺术家对眼睛的描述尤为重要,玩偶的他者通过两个非对称的眼睛被再现的淋漓尽致,这是玩偶无可奈何的标志、《我们、它们》中偏左下角的眼睛在凝视观者,透出的是一丝期待与沮丧,每一个眼神都必定寄居于一个实体,张雨方作品中的眼睛所寄居的肉体是非现世的肉体,它们来自彼岸,或更准确的是说,来自他选择的原始时代,艺术家跨时空的从原始时代借取了一个个实体,用他们来凝视现代社会,艺术家所要表达的不是此时此地个人生命的直觉和冲动,而是大生命的延绵,个人生命有始有终,大生命欲是永恒,这或许就是生命的自由,这时生命的自由流动也以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从1980年《挤压的空间》开始,一直到2008年的《海神》,在这些作品中,艺术家普遍采用了柔性的曲线去表达生命的流动特征,当然,他并非仅仅直接描述作为生命存在的人,更多的是描绘了被赋予灵魂的万物,1983的《海神》,《二个青鸟》,《树林》中、树林、鸟和永远被赋予了生命的灵魂,它们也是整个世界延绵的生命存在。
延绵之下的永恒,流动的生命转换加理性的转换便成为彼岸的意识,这种冷静但又上升的意义在1980《蓝色的夜》中已经表现出来,画面采取平涂的方法,塑造了一个并不存在夜晚,右下角两个幽灵般的形象,左上方一轮蓝色弯月,规矩的投影、一个超现实的环境蕴含着对生命的沉思,这种沉思时冷静的,它不再借助富于表现性的原始生命形体,而是得力于画面的整体环境,1981年《自我》中拱形檐下那阴沉的面孔必定在诉说着什么,艺术家用这种冷静的超现实主义手法建构了不同的场景,其中之一是梦境般的夜晚,另外是原始精神与基督精神向混合的荒谬空间,再者是这两类的集合,《飞进我房中的陨石》和《喂,你能征服地球吗?》是艺术家思维自由的体现,但紧接着,这样的场景被注入了一股原始的荒谬精神,一叶扁舟、广阔的大海和荒芜的大地。这些元素都在预示着顽强生命力的在场,在这些作品中不仅一次的出现孤零零的房子,像是原始部落的帐篷,房子的具体形状已经不重要,重要的事他在画中作为人类精神的居所而存在,1983年《在想圆形住屋的人》便是灵魂走向归处的体现。1983年《夜祭》和《无题》中,猫头鹰成为画面的主角,它们是黑夜的立法者,在黑夜里享有充分的自由,窥视着已经沉睡的人类世界,80年代正是尼采、萨特等西方文化流行的年代,艺术家在画面中也表现出了基督教精神,这类精神又于艺术家骨子里的原始生命感融为一体。
从1985年到2004年,张雨方虽然作品不多,但是依然断断续续的进行创作。直到2004年艺术家从风景入手再度找寻八十年的生命精神。可以看到,在他后期的创作中,这种生命精神没有丝毫减弱,作品中深度生命的表现,对于今天的当代艺术来说,意义不言而喻。但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这些作品意味着什么呢?1981年张雨方作为主要组织者策划了《西安首届现代艺术展》,其中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作品都参加了那次展览,那次展览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通过张雨方的作品,观众可以尝试想象当时展览的主题基调,当人们还沉浸在伤痕樃土绘画,形式美,抽象艺术的争论中时,一种直指生命本源的艺术已经出现,同样,张雨方的这些作品业不同于星星书画和无名画作的作品,星星书画作为一次艺术事件,使得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体制问题暴露无疑,他们更多是以一些带有政治题材的作品引起社会的关注,而无名书画则固守着绘画的本体精神,他们在一幅幅风景中注入自己的全部生命,张雨方作为西北地区的一位个体艺术家,选择的是另一条不同的创作路径,他将现代主义的形式,西北的传统文化,西方的理性精神、自我生命意识融合在一起,充满原始生命力的形体,广阔的大地,流动的海洋,这些形象都是艺术家对个体解放和生命自由意识的表达。
——王志亮(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摘自《世界之外看世界——张雨方艺术中的大生命意义》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