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齐白石 借山馆图 立轴

图录号:3438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齐白石 借山馆图 立轴
图录号:
3438
年代:
--
艺术家:
齐白石
材质:
水墨纸本
作品分类:
尺寸:
68×25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 EUR:0

拍卖公司:
北京保利
拍卖会名称:
2011年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近现代十二大名家书画夜场
拍卖时间:
备注:
声 明:
著录:1.《四绝—齐白石诗书画印精品》,图版9,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2.《齐白石作品珍藏卷》,第182页,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年。3.《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集》(一),第57页,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 题识:借山馆图。人生有味是清闲,难得当年粥饱餐,经过宦游阳羡者,羡侬屋后两层山。白石山翁画并题。钤印:阿芝、木居士木盒题签:甲午晚春观并题于蚁池庵。竹圃散人。钤印:田敬印、竹圃 展览:1.“四绝—齐白石诗书画印精品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2.“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展(一)”,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齐白石山水画以构图独特新颖,笔墨简练疏放,气质清新朴素著称,此图便是集白石山水画诸特点之佳作。作品描绘齐白石老宅借山馆之景色,从林掩映中,借山馆宁静而富生活气息。画作采用中景构图,近处以于笔画四棵松树,形似牙刷,墨色浓淡相间,并于树下以简笔作低矮房屋;近处青山则仅以逸笔淡墨画出大致形状,简单的皴出肌理;山后又以浓墨染出三座山峰,状似馒头,此类画山之法也是齐白石山水画的一大特点。墨色的运用乃是该画的亮点所在,全画利用浓淡墨色的反差表现色彩,在极浓、极透、极丰富的墨色变化中将画面的视觉效果提升至极致。虽未着一笔重色,但却能做到“不着一色,尽得风流”。画作在简括近似于儿童画的状物、构图中,表达了齐白石对于自然、家乡的回想与记忆,温和明朗而深沉至诚,充满了亲切的人情味和质朴的欢乐感。身行半天下,虽诗境扩,益知作诗之难,多行路,还须多读书,故造借山呤馆于南岳山下,熟读唐宋诗,不能一刻去手,如渴不能离饮,饥不能离食。——齐白石(1909年前后自记)齐白石的别号、别署中有借山翁、借山老人、借山老叟、借山主者、借山吟馆主者,斋堂号中有借山老子等,那么此处的“借山”应如何解释呢?齐白石的闲文印章中有不少与山有关系,如“绕屋衡峰七十二”、“我家横岳山下”、“望白云山家南舍”、“连山好竹人家”、“故里山花此时开也”、“ 麓山红叶相思”等,他家附近又有馀霞峰、晓霞峰等,于是齐白石将自己住所名为借山吟馆。当朋友问及借山吟馆之“借山”是什么意思的时候,他说:“意思很明白,山不是我所有,我不过借来娱目而已!”齐白石不仅借家乡之山,也借他乡之山。他“六出六归”后,将游历各地“自画所游之境”,整理编入《借山图》。改图共五十二幅,总名为《借山图卷》。对此,齐白石曾记道“吾有《借山吟馆图》,凡天下之名山大川,目之所见者,或耳之所闻者,吾皆欲借之,所借之山非一处也。”余画山水20余年,不喜平庸。前清以青藤、大涤子外,虽有好事者论王姓为画圣,余以为匠家作。然余画山水绝无人称许,中年仅自画借山图数十纸而已,老年绝笔。 ——齐白石60岁前后自忆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