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清乾隆 黄玉梅瓶

图录号:315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清乾隆 黄玉梅瓶
图录号:
315
年代:
艺术家: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高13.5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远方拍卖
拍卖会名称:
远方拍卖 2014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游心乘物——宫廷·珍玩
拍卖时间:
2014年12月01日-02日
备注:
声 明:
梅瓶是我国传统瓷器造型之一。其造型均作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最早出现于唐代,宋辽时期较为流行,后代造型略有变化,至今仍有沿用。此件梅瓶造型小巧,以黄玉整料旋制而成,薄壁,小口,凸唇,丰肩、深腹,下承浅圈足,通体伴生特有的絮状肌理,体表光素无纹,造型端庄娴静,俏丽可爱,线条流畅柔美。
黄玉是我国极为珍贵的软玉品种。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中就有“玉以甘黄为上,羊脂次之;黄为中色,且不易得,以白为偏色,时亦有之,故而令人贱黄而贵白,以见少也……”《玉说荟刊·燕闲清赏笺》云:“盖黄玉不易得,故为正色”。在我国古代,黄玉使用历史悠久,最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已用于制作器物。宋代至清代,黄玉一直被皇家垄断。尤其是清代,由于“黄”与“皇”谐音,产量又极为稀少,且鲜有大料,遂成为了皇家的至爱,其中,色泽纯正的黄玉更是极为难得,有着其他玉材所不具备的独尊地位,特别是在乾隆年间,对于黄玉的追捧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尽管在清中期,社会安定,经济腾飞,加之社会普遍盛行用玉、藏玉,故而不论在玉材使用的质量数量,抑或在生产规模上,还是产品种类、加工技术和装饰纹样上,都是之前任何一个朝代所能与之相提并论的。但因玉材开采数量极少,黄玉的使用和雕琢也非常少见,也正因如此,使黄玉身贵倍显,特别是上好的新疆黄玉极为少见,价格也一直远远高于羊脂白玉。
清代乾隆时期玉器的总体上呈现出了纷繁复杂的气象。玉瓶造型在清代时期常见,属于陈设观赏器。这类陈设观赏玉器造型繁复多样,有圆形,方形、竹节形、莲瓣形等不同样式。在装饰技法上一方面以多层次的镂空见长,图案造型华丽繁缛,极工尽巧,以体现纤巧精致的玉雕艺术造诣和技法,如天津博物馆收藏的清乾隆黄玉云纹龙首四耳瓶,用上等的新疆黄玉制成,质地晶莹温润,造型新异,是一件典型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