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傅抱石 1964年作 观瀑图 立轴

图录号:2549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傅抱石 1964年作 观瀑图 立轴
图录号:
2549
年代:
1964年作
艺术家:
傅抱石
材质:
设色纸本
作品分类:
尺寸:
83×52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 EUR:0

拍卖公司:
北京保利
拍卖会名称:
北京保利拍卖2023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书画夜场
拍卖时间:
备注:
声 明:
【著录】《其命唯新:纪念傅抱石诞辰一百一十周年 民间珍藏傅抱石作品集》第280页,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4年。 【题识】彭冲同志惠赏即乞教正,一九六四年春,傅抱石南京写并记。【印文】抱石之印、甲辰所作傅二石题跋:此帧《观瀑图》为先父抱石一九六四年所作,此图行笔泼辣潇洒,为傅氏之典型笔法也。所写瀑布奔流有声,配以弹琴老者之琴声,整个画面有静有动,确为大自然之交响曲。傅氏此作乃精品也,傅二石拜观并敬题于贵司岁暮。印文:傅二石萧平题跋:高山飞瀑,高士抚琴,泉声琴韵,自在图中。所谓无声诗,其声竟如斯妙也。傅抱石先生一九六四年为彭冲先生所作,笔酣墨畅,神采飞扬,真迹佳品也。癸巳岁尾,戈父萧平。印文:萧平审定 【展览】「其命唯新—纪念傅抱石诞辰一百一十周年民间珍藏傅抱石作品展」,江苏省美术馆,2014年12月9日-14日。【说明】1.上款人即彭冲(1915-2010),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工作和法制建设的杰出领导人。历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统战部副部长,南京市市长,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第五、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2.附彭冲作《毛主席诗词》。3.傅二石、萧平题边跋、傅二石题签条。据该图题款可知,此幅《观瀑图》为傅抱石1964年在南京为赠彭冲同志所作。「高士观瀑」是中国传统山水画常绘题材,因其自然天成的山水情怀与超逸风范尤得文人所喜。傅抱石在山水创作中亦多有此画题之作,如《策仗观瀑图》(1943)《观瀑图》(1945)《观瀑听泉图》(1964)等。「观瀑」与「听泉」,是傅氏后期几个重要的应酬画题之一,这幅颇为精彩。首先可见傅氏山水画中极具代表性的泉瀑水口,正由高崖滚滚倾泻而下,以散锋皴出的山石结构使激荡于山谷间的惊泉之声仿若清晰可闻。传统山水画中的泉瀑多以点景的形式在群山勾连处出现,而傅氏却屡将其置于画面中心处,并通过变化多端的远近俯仰视角来全方位表现画面的空间感,以此展现磅礡多姿的自然山川与水击坚岩的奔流之势。再观其置于泉瀑对面的人物,作为「观瀑」这一动作的主体,傅抱石以精笔减墨勾画出一位昂首垂眼的抚琴老者,巧妙地将琴音与水声相互映衬,似在这幽漠山谷中轻奏一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琴曲,静静体悟「山水质有而趋灵」之佳境。—张鹏传统山水画技法中,对水的表现一般探用「勾水法」,将水的流势波纹勾描出来,显示水的流向和波纹起伏。另一种方法是「网巾法」,将水的波纹用「网巾」式的勾纹来表现。抱石先生认为这两种方法都不能表现流水的「神韵」。他在四川长期观察流泉瀑布,不断实践,创造了「皴水法」。他用山石皴法来画水,表现出流泉瀑布的湍急的滃涌的动势,神妙得像有潺潺作响。当年一些朋友都称赞抱石先生是画水的能手。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赞云:「抱石画水,如闻其声。」他很多作品中,都由于他创造性地用「皴水法」画水,取得神妙的艺术效果。1961年在国务院办公厅的安排下,傅抱石与关山月共同前往东北三省进行了为期近四个月的旅行写生,满腔热情的他一路走一路画,留下了大量写生画稿,创作作品百余幅。此次写生之后傅抱石曾感慨:「这次去东北写生,第一次见到北国江山的雄浑浩壮,气魄非凡,大开眼界」,「我们以前所见历代山水画,每以为南宗尽平远之致、北派极高峻之态:其实古时交通不便,北方的画家哪得机会像我这样远游白山黑水,他们根本没有见过真正宏伟的北国风貌,并无切身感受,可见有些古画中的崇山峻岭是作者虚构的,必然缺乏真实感和天然的气势」。「到了东北,别是一番天地,没有去过是无从想象的。看到茫茫雪原和林海,过去的技法都不够用了,我将有新的尝试。」写生归来,傅抱石兴致勃勃地对黄苗子说:「前人早就说过,山水画的皴法是从画家接触到的真山真水中体会出来,而不是画家为了好看,就能在画室里凭想象把 ‘披麻’、‘解索’画出来的。这次到东北,使我见到东北许多山水的形质奇诡,绝不是过去的‘斧劈’、‘披麻’……所能表现的,原因是我国过去的画家由于条件的限制,足迹很少到关外,他们未见我国东北部山川的面貌。因此我到了长白山和镜泊湖等地,亲自感受到那里的水石嶙峋,使我悟出新的皴法来。我主张画家们今后多到东北写生,这就会给国画开辟一个新的境界。」的确,这次东北写生激发了他莫大的创作热情,中国画艺术也由此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东北壮游后的傅抱石对流泉飞瀑体味益深,瀑布飞泉依山势曲折而下,水势湍急,有万马奔腾之势,本幅《观瀑图》便是以此为题1964年创作于南京。此幅作品中的瀑布垂落于峭壁之上,滔滔水势越过乱石,携雷霆万钧之势冲岩而下,气势非凡。瀑布源流构思甚妙,水口处砾石参差,石块的布置恰到好处地衬托了水势,又施以散笔皴擦,大大丰富了水口的表现力,真实而生动。傅抱石写天池瀑布,多取全正面视角,以现其壮阔扑面之势,此幅也不例外,不仅如此,瀑布左下方绘凸出山石,层次丰富的同时又多了几分含蓄隐约之美。近石上的人物,以寥寥笔墨勾勒而出,席地而坐,对景抚琴,可谓是相得益彰,充分地显示出画家对处理此题材的心手契合,以及千锤百炼之后信手挥洒的自信。用画笔表现瀑布之难在于如何展示瀑布的源头—水口的气势。正是因为对水口有独到的表现方式,所以《观瀑图》是傅抱石常常画,也是最为得心应手的题材。古人多以线描勾出水口,他弃之不用,而用散锋皴擦水口的山石,透过其布局衬托出流水的质感和动势,水的万千姿态瞬间凝固在画面中,令人浮想联翩。傅抱石每每提及,一个画家要有自己的「绝招」,也就是与众不同的笔墨技巧。只有对笔墨进行创新,才能有所成就,有所收获。对瀑布水口的创新是他体味「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古训,深入观察自然山川,经过理性的思考、归纳而得来的,影响被及后世,画家对瀑布的描绘自然流畅,粗犷中不失法度,看似不经意而神采凸显,非抱石不能至此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