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王翚 山水

图录号:186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王翚 山水
图录号:
186
年代:
艺术家:
王翚
材质:
立轴 设色绢本
作品分类:
尺寸:
186×100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浙江鸿嘉
拍卖会名称:
2016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古怀高寄·近现代·古代专场
拍卖时间:
2016年12月18日
备注:
声 明:
著录:《艺术家》艺术家杂志社出版1997年6月号25期。签条:王石谷嵩山草堂图。麓衡山馆藏石谷子妙制之一最为得心之品,乙酉仲秋日荆州张世益装裱额穆鞠穉儒题记。
款识:浩然嵩山草堂图,峰峦树石全用焦墨皴,敬叹己极神妙,近在吴阊汝观山樵夫本别具无人风格更有出经见卢浩然嵩山草堂图峰峦树石全用焦墨皴散叹赏已极神妙近在吴阊改观山樵抚本别具元人风格,更有出蓝之美因仿其意。庚寅中秋前三日。蓝之美因仿其意。庚寅中秋前三日,耕烟散人王翚识。
钤印:王翚之印(白)石谷子(朱)海虞(朱)(精阁)矅樵雅趣(白)闲村平生心赏(朱)癖古阁书画印(白)按语:《仿卢浩然嵩山草堂图》为有“清初画圣”之誉的王翚,七十八岁高龄时创作的精彩佳作。本画作绢本设色尺幅宽绰,画风苍茫浑厚,章法富于变化而染渲得法;画面发端林峦,迤逦而进,黛螺耸峙,松绕寺门,云气沈山,亭尖半露;寺后群峰削立,层林迭嶂;再进山高云厚,抱琴策蹇者在,一径杳霭间,溪回路曲,上有茅亭,云影山光。作品以高超的艺术水平表现着水竹村居、杖笠樵话、酒帘屋角、犁犊田间、别浦潮通的那种晴岚复翠、妙境天开的桃源胜境。如此精细绢本山水之作极其难得。
来源:作品刊登于《艺术家》杂志,1977年第6期NO25,P87,艺术家杂志社。
附:木盒。
作者简介:王翚(16321717),字石谷,号耕散人、乌目山人、清晖主人等。有“画圣”之誉,与同时代的画家太仓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并称“四王”,合吴、恽寿平,世称“清六家”。论画主张“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他所画的江南小景往往生趣盎然,清幽灵动。王翚作画喜好干笔、湿笔并用,而且多以细笔皴擦,画面效果比较繁密。曾说“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他早期画风清丽工秀,晚期则倾向苍茫浑厚。章法富变化,水墨与浅绛渲染得法。其代表作品有《康熙南巡图》(与杨晋等人合作)、《秋山萧寺图》、《虞山枫林图》、《秋树昏鸦图》、《芳洲图》(常熟博物馆藏)等。著作有《清晖画跋》。

《艺术家》杂志P80:《新加坡收藏家陈文华》
—收藏家专访/陈长华
十多年来,陈文华在新加坡商业街峥嵘头角,但是很少人知道他的艺术收藏。他的字画以精取胜,堪称为各名家代表之作,而器物方面另有出类拔萃的绝品。陈文华祖籍福建,出生于新加坡。他在父亲影响下,从小和书画结缘,对古诗词也有所钻研。
这位新加坡聊城硕莪厂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收藏书画有一段奇遇。十二年前,他认识一位姓高的人,这位高先生好赌成性,每次输钱就把父亲遗留下来的书画拿出一、两幅变卖。为了顾及父亲的名誉,高先生每次卖字画,如果有他父亲的上款或收藏图章都一一涂掉,无形中破坏了其中的艺术价值。陈文华辗转买到他几幅零售的画。有一天,他单刀直入的问他是否可以上他家看看,他还试探性问这位高先生:“既然要售出书画,何不一次多卖几张,让收藏的人也有完整的资料?”
一个周日的早晨,陈文华去到高家,他花了半天时间挑选二十几幅名人字画,讲好价钱,准备一手交钱一手拿货时,忽然进来一位妇人,她看见桌上一大捆书画就高声说:“你们在干什么?这些画是不许卖的。”接着,她怒气冲天地指问高先生:“难怪近来我觉得东西少了很多,原来是你拿出去卖掉。”
看到这幕情景,陈文华的心情乱纷纷,他好像被泼了一头冷水。这时,高先生尴尬地替他介绍:“这位是我太太。”
陈文华灵机一动,马上转向高太太说:“幸亏我们今天来翻看这些书画,要不然再过一些时期它们都可能被蛀成废纸一堆。”说着,他把一些支离破碎的画卷散在地上给他看。
终于,高太太的神色缓和多了。陈文华接着又说:“这些书画我们已经讲定价钱,我不是拿去做买卖,我是自己收藏。与其零售散出去,不如让给我,省得麻烦。”
他一面说着,一面把钱交到她手里。她迟疑片刻,才问陈文华那是多少钱。陈说了钱数,她嫌太少了。经过一番讨价还价,陈退了两幅有高先生父亲上款的话,再补贴一笔钱,总算把事情弄妥。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