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谢稚柳 山村晴霭图

图录号:310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谢稚柳 山村晴霭图
图录号:
310
年代:
艺术家:
谢稚柳
材质:
手卷 设色纸本
作品分类:
尺寸:
画心27×76.5cm;引首27×74cm;跋27×131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上海嘉禾
拍卖会名称:
2016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烟江秋兰》—谢稚柳陈佩秋大师作品专场第八期
拍卖时间:
2016年06月25日
备注:
声 明:
出版:
1.《谢稚柳》P129,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2月。
2.《百年稚柳》P38,文物出版社,2010年3月。
3.《谢稚柳画集》P154,中国美术出版社,2010年9月。题识:庚戌新秋,鱼饮溪堂稚柳写山村晴霭。
钤印:谢稚柳、壮暮父、壮暮
引首:山郊晴霭图。丙寅春初,壮暮翁稚柳。
钤印:谢稚柳、壮暮堂
陈佩秋题跋:此图为一九七零年庚戌岁壮暮翁周花甲所写,墨法淋漓而用笔酣畅,诚谢画中之佳作也。戊寅初冬高花阁健碧识。钤印:陈氏、佩秋
陈佩秋题签:谢稚柳山村晴霭图卷。丙寅春日,健碧。钤印:佩秋
徐建融题跋:书法之工拙系乎纸绢之生熟,而纸绢之生熟系乎纤维之疏密。纤维之疏松者,则水墨易渗化,故宜于粗放之画法,而细密者笔意多整觞,故宜于工细之表现。元以前画多施于熟纸绢,故笔胜于墨。明以后画多施于生纸绢,故墨胜于笔。此画史风气因时推移之大别也。虽然明之后之工细画而用熟纸绢者犹伙,而论笔法之高华,殊不足与宋元相侔者何也。盖明清之熟纸皆刷胶矾而成,宋元之熟纸绢皆捶如银板而成。故前者于用笔易落版结,后者于用笔自然松秀。画法因材而施,此不可知也。维新以降张大千、吴湖帆、壮暮夫子等致力于复兴晋唐宋元之传统古法,而绝去明清近世粗放之体格。以捶如银板法制熟纸绢,所为工细画体高华清丽,有自然松秀之妙,无刻版结滞之弊。于宋元古法实有起衰之功,世无伦比。此山村晴霭图卷为壮暮夫子庚戌六十一岁所作,正当其艺术极盛期,而其时厄文革之炎,名笺佳纸俱遭籍没。新秋日思绪忽忽欲有所遣而无所觅佳纸,以发佩秋夫人乃于箧笥中捡得此余楮以与,乃不计生熟,乘兴而为,山林屋宇衮衮而出,若无穷尽。虽为工细画法而以生纸之故,别有酣畅淋漓之致,为其生平所仅见。此卷久已流出海外,仁兄道兄今由朵云轩拍卖会上以重金竞得,携归常州,神物遭际,如此良可宝也。时在戊寅冬月之吉,徐建融沐手敬观并题于海上毗庐精舍之后翠微堂中谨记。钤印:徐氏、建融、后翠微堂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