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陈曼生茗 紫砂石铫式提梁壶

图录号:707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陈曼生茗 紫砂石铫式提梁壶
图录号:
707
年代:
艺术家: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高14cm;宽13.3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上海工美
拍卖会名称:
上海工美 20周年庆典拍卖会
专场名称:
金石茶道
拍卖时间:
2015年06月28日
备注:
声 明:
说明:在中国紫砂壶的发展过程中,以清代陈曼生为代表的文人壶的造型、装饰、工艺及文化内涵,以自然材料和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功用性与艺术性的密切联系,彰显着紫砂永久的艺术魅力,此次拍卖的这件石铫式提梁壶,即为著名的“曼生十八式”之一。
陈曼生,名鸿寿,字子恭,又号老曼、曼寿、曼云,能书善画,精于雕琢,以书法篆刻成名,为西泠八家之一,艺名昭显。“曼生十八式”即陈曼生创作的十八种款式紫砂壶。传世“曼生壶”,无论是诗,是文,或是金石、砖瓦文字,都是写刻在壶的腹部或肩部,而且满肩、满腹,占据空间较大,非常显眼,再加上署款“曼生”、“曼生铭”、“阿曼陀室”等等,都是刻在壶身最为引人注目的位置,格外突出。
石铫式提梁壶的来历还有一个小典故,话说曼生某日劳累不适,修养于家中,好友江听香闻之,登门探访。曼生设茶待客,二人以茶为题,相谈甚欢。谈及古人所用茶具,认为“器之要者”首推铫,煎茶煮水皆宜。古人以石、铜、瓷为铫,读铫以薄为贵,故因石铫太厚而不宜,铜铫则腥涩异味,瓷铫又不耐火,谈及此,听香言之:“曼兄,何不以紫砂而为铫”。曼生早有此意,乃欣然提笔,画铫以为壶型,为适手而设置提梁。壶成,初命其名曰铫梁,又思不妥,因铫之初乃石器,故命名之曰石铫提梁,取清新、原始之意,终成一经典曼生壶式。
壶为紫褐色,包浆浑厚。壶身为圆筒形,由下向上渐敛,有提梁及直流,以铫为型,古朴庄重,大气雄浑。穹形壶盖,半环盖纽,壶身两面以陈曼生特有的西泠爽利刀法隶书刻铭,金石气十足。此提梁乃十八式三款提梁中的经典壶式,把玩此壶可融通古今,神交古圣与先贤。
制壶者为杨彭年。杨彭年,字二泉,荆溪人,为一代制壶名匠,他改变了乾隆时合模制壶法,恢复了时大彬的手捏古法,是陈鸿寿设计制作“曼生壶”的最佳合作搭档。陈鸿寿评价道:“
本拍卖会其他拍卖专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