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林风眠 戏剧人物

图录号:1828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林风眠 戏剧人物
图录号:
1828
年代:
1964年作
艺术家:
林风眠
材质:
彩墨 纸本
作品分类:
尺寸:
31×34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上海朵云轩
拍卖会名称:
2015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现当代油画雕塑专场
拍卖时间:
2015年06月18日-19日
备注:
声 明:
签名:(正)越之同志正画林风眠一九六四年
钤印:(正)林风眠印LOT1828—1853
新水墨——时代的探索
北有徐悲鸿,南有林风眠。虽然林风眠的艺术之路不似徐悲鸿那样平坦,但其对于传统艺术的改革与探索、对于艺术教育的付出与贡献、对于艺术的执着与追求,足以与徐悲鸿并驾齐驱。无论是创办国立艺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还是孤身于颠沛流离中追求艺术,林风眠一生都致力于“调和中西”、“教育救国”、“改造国画”的艺术实践。
林风眠笔下人物题材以仕女入画占多数,少有相伴者。俪影成双多见于戏曲题材画面。上世纪50年代以后,戏曲人物成为林风眠喜爱的绘画题材。他曾说:“我喜欢看电影和各种戏剧,不管演得好坏,只要有形象、有动作、有变化、对我总是有趣的。”其实“形象、动作、变化”远不是他唯一注意的。作品中总无意流露的寂寞意境,或者并非有意,只是喜欢而已。但正是在无意中的情感流露,才发自肺腑。
此幅《秋江》为林风眠在上海时期创作的戏剧绘画,肌体大抵用平涂,讲究统调,间以墨与白粉勾勒衣纹,刻画人物于抽象的环境,营造一种朦胧的情调。画面用色较少,以白为主基调,简洁却极富张力。这是由于林风眠吸收了马蒂斯和莫迪利阿尼的写意处理手法,戏曲人物又吸收了民间皮影和木板年画造型的趣味,看似简约不经意,线条简单、阔笔墨块、寓圆于方,追求最大的扩展与最严谨的紧缩,在胀与缩和矛盾搏斗中构成力的平衡。
上海时期,经过近30年漫长而曲折的艺术探索,林风眠的作品的色调明朗,情绪转为平和,对现实人世的实感演化为对自然和虚幻人物情境的描绘;水墨和彩墨成为主体形式,油画渐少甚至不见了。激越的呐喊和沉重的悲哀转换为宁静的遐思和丰富多彩的抒写。《秋江》便是这一风格的典型代表作。
而今林风眠创办的中国美院桃李满天下,其于杭州、重庆、上海4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