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吴镜汀 江山楼观

图录号:301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吴镜汀 江山楼观
图录号:
301
年代:
艺术家:
吴镜汀
材质:
立轴 设色纸本
作品分类:
尺寸:
67×44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上海道明
拍卖会名称:
上海道明 2014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灵怀 拱翠 — 吴镜汀、秦仲文书画精品专场
拍卖时间:
2014年12月12日
备注:
声 明:
题识:镜汀。
印鉴:镜汀书画、吴熙曾印吴镜汀
芭蕉竹绿映程门,潇洒春风访老人。
吐吞胸中丘壑气,散泼腕下墨池痕。
长谈赤壁师生逸,兴会灵怀笔砚陈。
今也庐空人不在,天宫画苑喜良辰。
—陈林涌《怀念吴镜汀先生》
吴镜汀是上个世纪中国传统绘画的集大成者。1947年《美术年鉴》评其曰:“为当代平津四王学者之冠。”
吴镜汀(19041972),名熙曾,号镜湖,祖籍浙江绍兴,生于北京。17岁入中国画学研究会,在金城、陈师曾指导下临习古画,专攻山水。1922年吴镜汀又随金城、陈师曾赴日本参加“中日第二回绘画联展”,也就是由于这次联展,齐白石的作品开始被国内外收藏者所推崇。40年代故宫古物陈列所成立后,封建宫廷宝藏的历代名迹向民众开放,吴镜汀又经常到故宫观摹背临,不断研习,画艺大进。
吴镜汀的艺术创作有两个重要的转折点:一是青年时期参加中国画研究会和湖社的活动;二是新中国成立以后,1953年至60年代初,先后赴各地写生作画,成为中国发展过程中具有标志性的活动,影响了吴镜汀嗣后的创作面貌。
先生入中国画研究会后,得金拱北引导从王石谷入手,后得金栱北、汤定之的关照,得有机会临摹故宫所藏,进而钻研宋元明清各大家作品,奠定了稳固的传统技法基础。310号《秋山行旅》图应即是此时期作品。
1953年后由中国美协创作委员会和北京中国画研究会组织先后往江南、西北和长江流域的三次旅行写生,跋山涉水,体察物态,使先生跳出了以前的成规,破茧而出,作画更加得心应手,画作发于物,成于心,真正做到了“格体精微,下笔无妄”。323号《瞿塘峡》,应即作者过游四川瞿塘峡时所绘。也正是这个时期,吴镜汀积极的谋求以写生为契机来再造新风格,解决传统向当代转型的问题,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1960年代,吴镜汀艺术事业和社会影响达到了高峰。先后成为中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