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弘一 壬午(1942)年作 行书节《华严经》 镜框

图录号:112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弘一 壬午(1942)年作 行书节《华严经》 镜框
图录号:
112
年代:
艺术家:
弘一
材质:
镜框
作品分类:
尺寸:
30×87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上海道明
拍卖会名称:
上海道明 2014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书画 成交额:2,385.10万 成交率:80.00%
拍卖时间:
2014年3月27日
备注:
声 明:
款识:《大方广佛华严经》。壬午岁首,书奉一尘居士莹览。晚晴老人,时年六十三。
印鉴:弘一六十以后所作、佛(肖形印)『余字即是法,居士不必过为分别。—赵朴初』
弘一,原名李叔同,字息霜,别号漱筒,浙江平湖人。著名音乐家、美术家、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其书法朴拙圆满,浑若天成。
1935年4月,弘一法师应传贯法师之迎请,由弟子广洽法师陪同自泉州南门外乘古帆船,涉海来到惠安的净峰寺。初到净峰寺,弘一便在一封信中兴奋地告诉夏丏尊:“山乡风俗淳古......岂惟清初,或是千数百年来之遗风耳。余居此间,有如世外桃源,深自庆喜。”净峰寺居半岛中间,与陆地相连者不过十之一二,此地气候温煦,弘一在此除著述礼佛外,常于半岛观光并种植。
弘一法师为寺院客堂作对联“自净其心,有若光风霁月。他山之石,厥惟益友明师。”
十月,因净峰方丈去职,法师与此地缘尽,临别前想到四月来寺后所植菊花一畦还含蓄未开,便口占一绝以志别:“我到为种植,我行花未开。岂无佳色在?留待后人来。”此诗为法师出家后最佳作品之一。对比昔作,境界不同。
弘一是那种无论学甚么,做甚么都能臻于极致的天才,天才到足以让同侪“羡慕嫉妒恨”。
1910年,三十初度的李叔同刚从日本回抵上海,便完成了两件文艺青年们最时髦最“土豪”的事:加盟《太平洋报》、入南社。李叔同卓尔不凡,写得一手好字,精通音律,擅长油画,参演过歌剧,浑身散发着文艺与不俗的气息,这样的气质是如此地让人着迷,以至于比他大两岁的国学大师胡朴安都崇拜到语无伦次的程度:常觉其言论有飘飘出尘之致
1918年5月,李叔同真的飘飘出尘了,法名弘一;9月,受比丘戒,一以贯之地欲“臻于极致”,开始了南山律宗艰苦卓绝、勇猛精进的苦修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