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徐悲鸿 戊寅(1938)年作 钟馗 镜心

图录号:105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徐悲鸿 戊寅(1938)年作 钟馗 镜心
图录号:
105
年代:
艺术家:
徐悲鸿
材质:
设色纸本
作品分类:
尺寸:
100.5×62.8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7309474
USD:925867 GBP:0 EUR:0

拍卖公司:
北京诚轩
拍卖会名称:
北京诚轩 2008年春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书画(一) 总成交额:5698.728 万元 成交率:87%
拍卖时间:
2008年4月28日
备注:
声 明:
来源:征集自上款林连登好友林伟良家属。
说明:此幅《钟馗》具有不同于寻常的历史意义。抗日战争期间1939年初,徐悲鸿携画作赴星、马地区举办筹赈画展,以三年间陆续办了四次画展,结识许多友人。在马来期间,因听闻槟城富商林连登捐赠巨资支援祖国抗战,感佩有加,乃以此画为赠,ㄖ题款“连登先生哂存”。以林连登又转赠好友和生意伙伴林伟良,即一直由林伟良家属保存至今。《钟馗》不仅是徐悲鸿1930年代的绘画精品,抑且见证抗战期间,海外华侨与祖国心血相连、踊跃捐输的高贵情操,意义尤其非凡,值得珍视。钟馗是徐悲鸿人物画常涉猎的题材。此幅创作于1938年端午节正午,画中钟馗侧身而坐,接受跪地小鬼举案恭敬献酒。小鬼的小心翼翼,与钟馗之絈目欲裂、腉沤戟张之态,鲜明对比,视觉冲击极为强烈,确如画家主张的中国画应该直指现实,“直截了当……使人一望而知,有共通性”。
徐悲鸿画人物题材有三:一是友朋、以及有特殊原因的各类人物肖像;二是劳苦人民;三是富有侠义精神的主题:具钵禀的九方皋、尽忠的田横、侠客风尘三侠、荆十三娘等。钟馗以其铲除人间不平、驱除邪恶成为画家热衷的题材之一。他笔下的钟馗常常不着背景,且极少有重狡姿态,单纯的画面直接将观者领向主题:拔剑也好,醉酒也罢,坐可,立亦可,捉鬼、驱除邪恶是灵馗永远不变的使命,而在抗战此一特定期间,鬼与邪恶的指向当然非常清晰。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的华侨,大都因为家乡贫困、谋生不易而往海外发展,因此对中国积弱的现象感触最深。孙中山革命时,得到华侨助力甚多,其中马来亚的槟城,是他经常奔走募款的区域。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星洲华侨领袖陈嘉庚倡议组织“南洋华侨筹赈会”,以救济受╝乡亲,支援祖国抗战,这一提议在南洋地区得到热烈响应,到1940年止,东南亚各地已成立了二百多个筹赈会,而来自华侨的捐款,是战时中国得以维持金融货币秩序的原因之一。根据现有资料,当南侨筹赈活动刚展开时,槟城富商林连登首捐十万元叻币,并担任“马来亚潮侨救乡总会”主席,其武汉合唱团到北马地区义演,他又捐出十万元(1939年徐悲鸿在星洲举办画展时,一般画作售一百元叻币),充分显示林氏爱国爱乡的情操。晚近马来西亚出版的华人书刊指出,林连登的捐输,是当时华侨支援祖国抗战在财政上最有力的支持者,他是1930至1940年代槟城华社最孚人望的领袖。
林连登(1870-1963),广东惠来人,1893年移居马来亚,白手起家,以经营农场种植业而成为北马地区的橡胶业巨子,林氏也是星马地区的潮州侨民领袖,生性乐善好施,有慈善家美誉。他曾任槟城潮州会馆主席长达三十年,担任过马来亚潮州会馆联合会主席、槟城中华总商会会长,并创办韩江小学、中学,至今在当地仍享有很高声望。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