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指挥抢渡大渡河

图录号:24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指挥抢渡大渡河
图录号:
24
年代:
艺术家:
何孔德
材质:
油彩 画布
作品分类:
尺寸:
90×120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上海泓盛
拍卖会名称:
上海泓盛 2007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油画雕塑I 总成交额:1964.704万元 成交率:68%
拍卖时间:
2007年12月22日
备注:
声 明:
HE KONGDE
何孔德 (1925 - 2003 )
何孔德是一位中国的绘画大师。四十年前,他与冯法祀、靳尚谊、詹建俊等人一同在马克西莫夫油画培训班学习。马克西莫夫油训班,为中国革命现实主义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油画家。毕业后他一直在军博系统从事绘画创作。他的绘画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受博物馆的委托绘制历史提材的巨幅画作,其中代表作有《毛主席在农运讲习所》和《古田会议》等,这些作品目前都由博物馆保存;另一类是自己的创作,其代表作有《出击之前》、《祖国来信》、《枕戈待旦》、《女文工团员》和《指挥抢渡大渡河》。无论他的受托之作还是独立创作在中国油画史中都可算得上是出类拔萃的作品。他的绘画风格影响了许多人,包括艾轩、张文元等人,甚至陈逸飞也曾在某种程度上受到过何孔德的影响。何孔德的代表作的特点是通过笔触和造型等方面在画幅中表达出自己情感。至今为止,甚少画家能达到这样的水平。由于许多原因,何孔德的作品极少露面。
革命现实主义创作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有着深厚的优良传统,这甚至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新中国成立后,各大军区解放军各部都有专门的创作组,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画家,创作大量反映人民军队英勇战斗的历史题材的杰出的作品。 何孔德正是这类画家最出类拔萃的一员。何孔德作为中国军事画的领军人物,不但长于在画面上调动千军万马,更能将火热的军旅生活寓于诗情画意之中。苏派的现实油画技巧在他用来得心应手,几臻随心所欲之境。在写实绘画中,逼真写实造型与细腻的色彩表现很难做到两全,这一直是个难题,而何孔德常常一笔下去,形色俱全。而他锋利迅速的出锋,尖锐有力的造型,中锋的线条勾勒及色点的运用,既有写实派特点,又颇多中国写意绘画的特点。何孔德这种畅快淋漓生动帅气的绘画风格,曾经在油画界非常受画家们的追随,成为大家学习的对象。与何孔德画风类型的还有崔开玺及他们的学生杨克山等画家。他们都在现实主义创作中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们都善于创作大型作品,画面大都充满着激昂的气势,用笔用色造型果断坚决,具有强悍的力度。
何孔德《指挥抢渡大渡河》作品探究(拍品编号:24)
何孔德在五十年中用画笔和色彩描绘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历程。这是以画《朱毛会师》而闻名于天下的油画家何孔德的另一件代表作品《指挥抢渡大渡河》,画于1984年。
抢渡大渡河,是红军长征中一次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行动,它打破了蒋介石妄图让红军“变成石达开第二”的梦想,开拓了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和红军北上的道路。在红军抵达大渡河前,蒋介石于5月中旬飞抵昆明,调动中央军十余万人,川军五六万人,部署在大渡河畔堵截红军,并致电各军称:“大渡河是太平天国石达开大军覆灭之地,今共军入此汉彝杂处、一线中通、江河阻隔、地形险要、给养困难的绝地,必步石军覆辙,希各军师长鼓励所部建立殊勋”。而红军也以红军不是石达开,要强渡大渡河,为全军开辟胜利的道路,动员和鼓励指战员。5月22日,《红星报》在《强渡大渡河的宣传鼓动工作》中提出,“要以极迅速、坚决、勇猛、果敢的行动”,迅速强渡大渡河,配合红四方面军,实现“赤化川西北,创造新苏区”的战略方针。
在红军缴获了敌人留在河南岸唯一的一条小船后,刘伯承、聂荣臻赶到河边,表扬了夺船的指战员,找到一位四十多岁的老船工了解情况。杨得志站在河边,用望远镜观察对岸敌情。由于大渡河惊涛骇浪的咆哮声掩盖了南岸激烈的枪声,北岸川军还没有发觉我军已占领安顺场。刘、聂首长和杨得志团长一起决定,立即组织部队渡河,并把这个任务交给一营营长孙继先。孙继先与杨得志商量后,决定集中在二连挑选队员。挑选了十六个人。并于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长征先头部队在四川省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后,蒋介石急调川军两个旅增援泸定桥。中央军委为迅速渡过大渡河,挫败国民党军前后夹击红军的企图,决定红一军团第一师及干部团由安顺场继续渡河,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两路夹河而进,便有了以后军事史上著名的“飞夺泸定桥”。大渡河的涛声奔腾不息,历史的歌吟不舍昼夜。
军旅出身的著名油画家何孔德先生擅长创作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他的画作造型扎实严谨,色彩清新明快,具有革命现实主义的理想色彩。《指挥抢渡大渡河》画面以刘伯承、聂荣臻亲临河边向船夫了解地形,指挥红军抢渡大渡河的场景为主体。背景以大渡桥附近的山川风光相呼应,灿烂的阳光光耀着这里的一草一木,空气中流淌着和平安详的气息。决战前夕,浩气已存。作品笔触阔大简练,色调清新,象征着革命乐观主义的明朗基调。油彩的运用具有润泽畅快的感觉,而不是反复塑造,这种简练的手法显然是吸收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并借鉴了水彩画的某些因素。
何孔德是新中国军事美术创作的代表画家之一,他创作的《出击之前》、《祖国来信》、《古田会议》等作品,曾风靡全国、家喻户晓。他舆高虹合作的《军委全会》获 “建国3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二等奖。他是一位基本功非常扎实而全面的油画家,无论人物、花卉或静物,都能表现出很高水平的绘画技巧。他在朝鲜战场创作了大批的战地写生,那些战斗英雄的肖像、行军的队列、集会的场景、战地的生活、朝鲜的风土人情,都被画家饱含情感、一丝不苟地画在小小的日记本上。画家与画中人同生活共战斗,所以他画到哪里都能自然而然地多一分质朴,多一分真切。这些作品真实、艺术地展现了当年朝鲜战场的硝烟战火,使人们从另一个侧面对何孔德的艺术有了更深的了解。
—— 自“解放军报”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