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徐悲鸿 1942年作 耄耋图 立轴

图录号:1915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徐悲鸿 1942年作 耄耋图 立轴
图录号:
1915
年代:
1942年作
艺术家:
徐悲鸿
材质:
设色纸本
作品分类:
尺寸:
46×70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 EUR:0

拍卖公司:
北京保利
拍卖会名称:
2011年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近现代书画(四)
拍卖时间:
备注:
声 明:
著录:1.《徐悲鸿作品集》,第198-199页,文物出版社,2007年11月。2.《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集》(三),第130页,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 题识:壬午冬日、悲鸿写钤印:徐、东海王孙鉴藏印:于氏丰胜一眼审定齐白石徐悲鸿真迹、于氏丰胜鉴藏真迹、照读楼藏 1942年冬,新加坡沦陷,国内抗日战争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徐悲鸿在结束了在新加坡的筹款活动后,回到重庆中央大学大学任教。他在这一年创作的许多作品都表达了爱国忧时的情感,如他在是年冬所作的一幅《奔马图》上题曰:“水草行处寻常有,相期效死得长征。”从中可体味到徐悲鸿脉搏的一张一弛皆与当时的抗战形势息息相关。猫是徐悲鸿一向喜欢创作的题材。徐悲鸿是爱猫之人,家中养了不少猫,养猫的经历使他对猫的生理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神态情状有了细致入微的观察,所以其笔下之猫才形神兼备,栩栩如生。而其所画的猫在不同时期也代表着不同的涵义。比如抗日战争时期他所作的猫大多数立于石上,两眼圆睁,显得斗志昂扬。这种“怒猫”的形象实际上是以“托兴”和“自况”的手法寄托了他的爱国情怀,表达了他对日本侵华的愤慨和希望借此唤起国民的战斗精神。另一方面则是富有生活情趣的小品画,如两只猫趴在岩石上打瞌睡。此幅《耄耋图》为前者。图中一只黑斑猫蹲踞在山岩的一角上,两耳竖起,双目怒睁,前肢伸直,尾巴高翘,蓄势待发,准备捕捉前方的蝴蝶。猫浑圆壮硕的体躯充满紧张感,虽然还未跳跃出去,但使人感觉到一种瞬间的爆发力。联系到当时的社会现状,猫的状态代表了一种外在的不平静和画家内心之坚韧不屈的精神。整幅笔法简练精到,仅用寥寥数笔,以水墨、赭石、石青略加渲染,即将猫的神貌呈现出来。既有西画中的精准结构,又有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可见画家既注重写生,刻画细节,又注重戏剧化场景的设置和趣味的表达,此作堪称徐悲鸿画猫作品中一幅具有象征意义的佳作。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