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郑板桥 兰竹全性图 立轴
图录号:5816
拍卖信息
- 拍品名称:
- 郑板桥 兰竹全性图 立轴
- 图录号:
- 5816
- 年代:
- --
- 艺术家:
- 郑板桥
- 材质:
- 水墨纸本
- 作品分类:
- 尺寸:
- 166×94cm
- 估价:
- 开通VIP查看价格
- 拍卖公司:
- 北京保利
- 拍卖会名称:
- 2011年春季拍卖会
- 专场名称:
- 北美华人藏中国古代书画
- 拍卖时间:
- 备注:
- 声 明:
- 出版:《古今名人书画集》第3页,张德粹珍藏。 题签:郑板桥兰竹全性图。德粹藏。钤印:张德粹印。题识:(一)昔人云:入芝兰之室,久而忘其香。夫芝兰在室,室则美矣,芝兰弗乐也。我愿居深山大壑间,有芝不采,有兰不掇,各全其天,各安其命。乃歌之以诗曰:高山峻壁见芝兰,竹影遮斜几片寒。便以乾坤为巨室,老夫高枕卧其间。兼翁老同学老先生优游林下,当同此乐也。板桥居士郑燮。(二)乾隆已卯。钤印:郑燮之印、乾隆东封书画史、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二十年前旧板桥鉴藏印:张德粹收藏书画印、张氏珍藏书画之章、敬之斋主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作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兰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取法于徐渭、石涛、八大诸人,而自成家法,体貌疏朗,风格劲峭。工书法,用汉八分杂入楷行草,自称“六分半书”。并将书法用笔融于绘画之中。主张继承传统“十分学七要抛三”,“不泥古法”,重视艺术的独创性和风格的多样化,所谓“未画之先,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诗文真挚风趣,为人民大众所喜诵。亦能治印,接近文何。 兰竹芳馨不等闲 回首清风在人间—郑板桥《兰竹全性图》赏鉴天津美术学院 刘金库 教授郑板桥画幽兰劲竹并题写他的《芝兰室》铭文“入芝兰之室,久而忘其香。夫芝兰在室,室则美矣……”一文的作品,传世一共见有三件,一件是收藏在上海博物馆的《兰竹图轴》,画于乾隆辛巳(1761年)三月,时年六十九岁;另一件《兰竹图轴》画于乾隆戊寅(1758年),时年六十六岁;第三件则是收藏在北美鉴藏家张德粹的《兰竹全性图》,画于1759年,时年67岁。郑板桥一生画兰、竹、石不断,其题兰、竹的题画诗、词、跋文等是学习、借鉴、继承和发扬中国兰、竹文化取之不尽的宝贵遗产。画竹是君子“入世”为官的象征、画兰则是君子“出世”为隐的象征,而蒲草则是小人的意味,如收藏在天津博物馆的《兰竹册》(六开)的第一开上,郑板桥题诗是:玉盎金盆徒自贵,只栽蒲草不栽兰。其中的玉盎、金盆比喻为“皇家贵族”,而他们在日常政宦生涯中,专门去培养“蒲草”式的小人,而兰草则生在无人关注的地方。机时在重庆博物馆收藏的《兰竹石图》中,郑板桥题写道:“有兰有竹有石,一种多情历历。何须碧绿丹黄,千载墨痕一色。”一生画兰、画竹,这与郑板桥平生的遭遇有关的。他几次为官,又几次罢官,厌倦官场的黑暗与腐败,专心绘画。正如他在本画上所题那样:“昔人云:入芝兰之室,久而忘其香。夫芝兰入室,室则美矣,芝兰弗乐也。我愿处深山古涧之间,有芝不采,有兰不掇,各适其气,各全其性。乃为诗曰:高峰峻壁见芝兰,竹影遮斜几片寒。便以乾坤为巨室,老夫高枕卧其间。”他画兰、画竹,并不断歌咏兰竹,如他脍炙人口的诗句:春风昨夜入山来,吹得芳兰处处开。惟有竹为君子伴,更无他卉可同栽。郑板结桥面画兰多是比拟自况,如其诗句说:“竹石幽兰不一家,妙香清品不争差。画来一片山中起,得志终为上苑花。”“四时花草最无穷,时到芬芳过便空;唯有山中兰与竹,经历春夏又秋冬。”“山多兰草却无芝,何处寻来问画师;总要向君心上觅,自家培养自家知。”“兰花与竹本相关,总在青山绿水间;霜雪不凋春不艳,笑人红紫作客玩。”其实,郑板桥面除了画兰竹自况外,还有更多的喻意,如郑板桥本人曾说过:“石多于兰,兰多于竹,无紫无红,惟青惟绿,是为君子之谷。”他将兰竹的心性表达得入木三分,且此段郑板桥的表白正与本幅画完全吻合。郑板桥画兰花,他有过一段自述:“予作兰有年,大率以陈古白先生为法。及来扬州,见石涛和尚墨花,横绝一时,心善之而弗学,谓其过纵,与之自不同路。又见颜君尊五,笔极活,墨极秀,不求异奇,自有一种新气。又有友人陈松亭,秀劲拔俗,矫然自名其家,遂欲仿之。兹所飘擎,其在颜、陈之间乎,然要不知似不似也。”后来,郑板桥自己又说:“石涛画兰不似兰,盖其化也;板桥画兰酷似兰,犹未化也。盖将以吾之似,学古人之不似,嘻,难言矣。”(见郑板桥题《兰竹石图》的跋文。)郑板桥的兰竹,让我们见到了他以兰、以竹来表达内心世界的实物:“乱草荒蓬着处埋,兰花无地可安排;想因赋质多灵秀,定要移根上苑栽。”“兰草写三台,无人敢笔栽。取得新奇法,墨香吹出来。”千年的文字会说话,而郑板桥的画更会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上款人德粹即张德粹(1900-1987),字敬之,农业经济学家、农业教育家,毕生从事农业经济学科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对农业合作和农产品运销造诣尤深,是我国农业经济学奠基人之一,他编写出版的农业经济学专著、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共达800多万字。后期以台湾为背景,深入研究台糖及其它农产品的合理价格等问题,对台湾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有重大贡献。张德粹先生唯一的嗜好是欣赏和收藏中国书画。张德粹先生幼年受到父亲熏陶对书法国画受好至深。在国立中央大学任教时,张德粹与艺术系教授如傅抱石、黄君璧、陈之佛等先生过从甚密,战后在京沪两地如有比较好的书画展览,即常与他们结伴前往观赏。
本拍卖会推荐拍品
-
胡宗仁 玄石古柯 扇面 -
王维鹤 秋林宝塔 扇面 -
王穀祥 荷花 扇面 -
文伯仁 山色清隐 扇面 -
钟惺 水阁秋深 扇面 -
赵佳胤 花鸟 扇面 -
陈淳 溪桥聆音 扇面 -
徐澹 松林清话 扇面 -
张风 扫苔题壁图 扇面 -
查继佐 幽居图 扇面 -
陆治 湖山闲居 扇面 -
旦庵 庭除春暮 扇面 -
莫绅 帆影图 扇面 -
丁云鹏 高士图 扇面 -
王式 爱月夜眠迟 扇面 -
文徵明 乳香台 扇面 -
罗聘 白梅图 扇面 -
卞玉京 暗香疏影 扇面 -
王樨登 草书七言诗 扇面 -
娄坚 行书人物记 扇面 -
王宠 草书七言诗 -
王宠 草书七言诗 -
王宠 草书五言诗 -
王宠 草书五言诗 -
王宠 草书七言诗 -
王宠 草书七言诗 -
王宠 草书七言诗 -
王宠 草书七言诗 -
王宠 草书七言诗 -
王宠 草书七言诗
本拍卖会其他拍卖专场
- “有感于斯文”—宫廷逸趣与诗、书、画、印(30)
- 中国扇画及陈子荘小品专场(90)
- 中国古代书画(90)
- 北美华人藏中国古代书画(60)
- 过云楼藏元王蒙《稚川移居图》(1)
- 中国近现代十二大名家书画夜场及中国当代水墨夜场(89)
- 中国古代书画夜场(30)
- 四海集珍—亚洲华人藏重要近现代书画夜场(30)
- 海外集珍中国近现代书画(60)
- 中国近现代书画日场(60)
-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重要中国近现代书画夜场(14)
- “集粹楼”藏中国近现代书画夜场(27)
- 好藏之—郭瑞腾博士藏中国传统书画夜场(17)
- “虚怀斋”藏中国近现代书画夜场(28)
- “渡海三家”海外集珍近现代书画夜场(20)
- 现当代中国艺术夜场—吴冠中重要绘画作品(24)
- “竹映书屋”藏中国近现代书画夜场(21)
- 百年光华—徐邦达作品及百年珍藏夜场(28)
- 尤伦斯男爵藏重要中国当代艺术夜场(46)
-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名人墨迹(60)
- 北美华人藏中国近现代书画(30)
- 古籍文献及名家墨迹(270)
- 现当代中国艺术日场(60)
- 欧洲藏家珍藏—中国早期当代艺术(30)
- 现当代中国艺术夜场(30)
- 中国当代水墨(90)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