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 清早期 张希黄制留青雕访友图臂搁

图录号:1810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 清早期 张希黄制留青雕访友图臂搁
图录号:
1810
年代:
清早期
艺术家:
--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长19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广州华艺国际
拍卖会名称:
2019春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古董珍玩——瓷器·玉器·工艺品
拍卖时间:
2019年08月10日-11日
备注:
臂搁以留青技法刻画山水人物,近景群山迭嶂,苍松古树,高士行于山径,远景山阴树下有茅屋,一隐士盘腿安坐于屋旁,似在等待友人前来。山石勾勒线条铿锵洗练,远近层次分明;枝干遒劲苍古,枝杈鹿角昂然、蟹爪有力,夹叶刻划细致,葱茏繁茂,彰显盛夏之一派生机;左上角浮雕“丁未之夏”“希黄”款,钤印“张”。整体画面布局严谨,层次清晰,刻画线条流畅,恰如一轴传统水墨画。由“丁未之夏”可推知此臂搁应成于丁未年,金西厓在其《刻竹小言》中认为张希黄为明人,据此说法,此处“丁未”应为万历三十五年(1607);而嵇若昕根据其作品纹饰风格推断张希黄“当为清前期竹人为宜”;关善明则认为较早提及张氏的文献《前尘梦影录》及《旧学庵笔记》均为晚清著作,故张氏为道、咸时人,由此种观点,此处“丁未”应为康熙六年(1667)。留青,是只有竹刻中才有的一种特别技艺,又称“皮离”,即在竹筒的表皮层上刻出纹饰,并去掉其余部分,露出竹肌为地,表现为极浅的阳文,可以说是去地浮雕的特殊演化。竹皮色浅而滑润,竹肌色深而具纵向丝纹,且时间愈久,色调与质感的差别愈大,所以整体言之,其装饰效果又是通过色泽、肌理、质地等方面对比来实现,绝非一味追求高低起伏层次,而是充分考虑了竹质的独特属性。张希黄的留青竹刻技法炉火纯青,故有人把留青说成希黄所创。参考: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编《雕刻之珍——明清竹刻精选》,第126页,张希黄留青竹雕泛舟图臂搁。
声 明: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