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朝圣队伍 镜框 设色纸本

图录号:0706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朝圣队伍 镜框 设色纸本
图录号:
0706
年代:
暂无
艺术家:
杨之光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28×39.5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广州华艺国际
拍卖会名称:
2019春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广东美术百年作品
拍卖时间:
2019年08月10日-11日
备注:
钤印:之光、杨题识:朝圣的队伍,之光写于夏日。
声 明:
大美之光杨之光旧时传统人物画技法对于现实之表达有很大差距,而西洋写实技法又和历史几近断绝,使传统无以为继,人物画创作可谓是横亘在近代以来国画革新的一大难题。年轻时的杨之光,以无畏的心态毅然挑战水墨人物画这一时代难题,笔墨的魅力与形体的处理经过杨之光的长年摸索开始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缘此,是我们能够理解杨之光艺术魅力之基点。杨之光认为人物画要传神,首先要解决造型问题,笔墨功夫决不能代替造型能力,还必须懂得艺术科学。这种“基础要严,创作要宽”的艺术主张,承袭自央美学习期间徐悲鸿严格的造型训练。“借鉴古洋寻我法,平生最忌食残羹”,仅仅强调写实与技巧绝不可能成就杨之光的艺术高度。其最成功之处还是打通了传统绘画的笔墨语言与西方绘画的严谨造型。引领杨之光艺术道路的两位恩师中徐悲鸿赋予其扎实的艺术根基,岭南画派高剑父则通过花鸟画启发了其借鉴“没骨法”表现人物的艺术创新。杨之光曾言“我这一辈子都在找难题,每张作品都在寻找闪光点。”在生宣纸上表现没骨人物,既要以形写神,又要笔法韵味和光色变幻,为了表现女性曲线的玲珑柔美,线条的书法性还需要结合形体进行协调——融笔墨与造型于一体,杨之光艺术的题眼,正在于此。一言以蔽之,杨之光在先辈基础上,摆脱了素描加水墨的生硬作风,交出了水墨人物从西学向传统回归、融洽的时代答卷。正如他所言:“我始终追求生活中的美”,用轻松而又抒情的方式,抓住生活中平凡而又深刻的美好,在他看来,生活本身就应该是美的,这便是杨之光的艺术,带给观众最暖心的启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