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明代 胡星岳角雕缠枝花卉纹杯

图录号:4710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明代 胡星岳角雕缠枝花卉纹杯
图录号:
4710
年代:
明代
艺术家:
--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长10.5cm;宽7.6cm;高5cm 98g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横滨国际
拍卖会名称:
2019八周年纪念拍卖会
专场名称:
清韵——文房雅集专场
拍卖时间:
2019年04月21日-24日
备注:
款识:胡星岳制
声 明:
说明:带木盒备注:有老伤以整块犀角雕琢而成,色如蜜枣,褐黄,光泽柔和、滋润,犀角纵纹清晰可辨,为亚洲犀之珍品。杯椭圆形,大口沿,下部内收,圈足。杯内雕刻一株折枝花卉,高浮雕镂空。取传统绘花卉画理为之,折枝,本是花卉画的一种。画花卉不写全株,只画从树干上折下来的部分花枝,以简单折枝经营构图,弥觉隽雅。是中国花鸟画的表现形式之一,在中国美术史上,折枝花鸟的形式在中唐至晚唐之际,五代时,折枝画法已较为普遍,及至宋代,已成为花鸟画家最常见的构图形式。《宣和画谱》评边鸾“作折枝花,亦曲尽其妙”,赵昌“作折枝极有生意”,滕昌佑“为折枝花果,谓之丹青”。折枝画理论宋代已有出现,《宣和画谱蔬果叙论》:“盖坠地之果易工于折枝之果,而折枝之果又易工于林间之果也。”清代较为全面,邹一桂《小山画谱》云其功能是“名花折枝,想其态度绰约”评徐熙“画折枝,小幅多瓶插对临,宽幅写大折枝桃花一枝,谓之满堂春色。”论技法“折枝无蜂蝶之来采”,清代王槩、王蓍、王臬《芥子园画传》翎毛花卉谱画花卉浅说:“作折枝,从空安放,或正或倒,或横置,须各审势得宜。枝下笔锋带攀折之状,不可平截。若作果实,更宜取势下坠,方得其势也。”此折枝花卉,横置于杯中,枝干挺秀叶片翻卷各异,花型饱满茂盛,花苞亦含苞欲放,自然隽永风姿卓约。杯身之上雕刻一周缠枝花卉纹饰,枝蔓细劲流畅,花叶繁茂,与杯内花卉呼应。此件犀角杯利用了犀角本身的特征,巧妙雕琢,端庄古朴。刀法细腻浑朴,技艺高超。杯底足深凹,足底中心处有阳文“胡星岳制”四字篆书印款,与荷兰鹿特丹博物馆所藏的一件仿古高足杯底的刻款十分相似。目前所知,除“胡星岳制”款外,亦有“胡星岳作”及“星岳”款。整器角杯于古朴中见精巧,刀法细腻流畅,纹饰自然生动,惟妙惟肖地刻画出花卉之意蕴,极富文人气息可谓胡氏所治犀杯中的珍品佳作。胡星岳为明末清初的制犀名家,以雕刻夔犀角着称称,传世作品凤毛麟角。其所制犀角杯形制及纹饰简洁,雕琢精细,古朴高雅,传世作品多收藏于阿伯丁艺术馆、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学院和伦敦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民间流传极为少见。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