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 明洪武 建安十五年铭铜雀台瓦砚

图录号:1549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 明洪武 建安十五年铭铜雀台瓦砚
图录号:
1549
年代:
明洪武
艺术家:
--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28.5×17.2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103720
USD:13800 GBP:0 EUR:10120

拍卖公司:
广州华艺国际
拍卖会名称:
2018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物外——文人书房
拍卖时间:
2018年11月16日-17日
备注:
我国文人历来尊古慕贤,故而多追秦崇汉,好古成风。以秦砖汉瓦琢而为砚是其一也。此瓦背铭「建安十五年」,当为公元210年,系汉代献帝年号。是年,曹操筑铜雀台于邺都,位及人巅,风华正茂。铜雀、金虎、冰井三台乃曹操因梦见铜雀飞临,取其祥瑞之意而建,其中尤以铜雀为最,所用材料至坚至优。其瓦如是,体坚似铁。故时人多取残瓦琢而为砚,风靡一时。至唐宋已罕。如北宋韩琦《铜雀砚》诗曰「求者如麻几百年,宜乎今日难搜讨」。明代,经济文化手工业都很发达,铜雀台瓦砚也有所仿制。此为其一。此瓦砚器形硕大,质坚如石,形貌苍古,既古且雅。由铭文亦可知成砚之大概。其中「为爱陶甄之质」、「宜加即墨之封」句,将此瓦砚以「即墨侯(砚之雅称)」相称,尤见主人珍爱之情深矣!砚尾款「洪武辛未重九」当为明太祖朱元璋之年号,即公元1391年,「重九」即重阳,为深秋之时,故此砚当为公元1391年深秋之季烧造而成。「翟仙」当为「臞仙」的一种异写形式。臞仙则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1378-1448),封「宁王」,字臞仙,号涵虚子、丹丘先生。自号「南极遐龄老人」、「大明奇士」。明代道教学者、戏曲理论家、剧作家。善古琴。明代崔铣在《铜雀瓦砚铭》赞扬瓦砚作为文房器具亦是「不费笔而发墨」。可见瓦砚是怀古与实用兼顾的文房佳器。砚铭:1.建安十五年2.惟天降灵 锡我曹辟 值时精明 遇人而生3.惜彼陶甄 乃古器质 汉墨是封 以彰以述4.为爱陶甄之质 宜加即墨之封5.予得于漳滨之深 以三十九枚取 而加绪翰墨 以为博雅好古之玩云洪武辛未重九翟仙识秦砖汉瓦,泛指秦汉时期的青砖与古瓦,作为辉煌一时的文明宫殿之遗存与证据,代表着两千年前中华民族艺术审美的最高成就。早在唐宋时期,就有文人雅士把秦砖汉瓦做成砚台,本品正是换瓦为砚的慕古之作:砚质坚致如石,触手温润如玉,右上角有篆书「惟天降灵,锡我曹辟,值时精明,遇人而生」;左上角刻有「惜彼陶甄,乃古器质,汉墨是封,以彰以述」;砚堂右边刻的是「为爱陶甄之质」;左边刻的是「宜加即墨之封」;下边款识为行楷书「予得于漳滨之深,以三十九枚取,而加绪翰墨,以为博雅好古之玩云。洪武辛未(1931年)重九,翟仙识」。砚背中央位置铭「建安十五年」,纵向排列,为隶书抑压阳文。上饰「宝货」钱纹,下饰卧牛,均抑压凸起。参阅:1.《国立故宫博物院》,西清砚谱古砚特展,第66页;2.《乾隆皇帝的文化大业》,国立故宫博物院,第99页。3.《井上子爵家并某家所藏品入札》,东京美术俱乐部,昭和七年四月,第一三二号,铜雀台瓦砚。
声 明: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