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 清浙江“黄岩·库纹七钱二分·协丰”银饼一枚
图录号:93
拍卖信息
- 拍品名称:
- * 清浙江“黄岩·库纹七钱二分·协丰”银饼一枚
- 图录号:
- 93
- 年代:
- 暂无
- 艺术家:
- --
- 材质:
- 作品分类:
- 尺寸:
- --
- 估价:
- 开通VIP查看价格
- 拍卖公司:
- 上海泓盛
- 拍卖会名称:
- 2018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 专场名称:
- 金银锭
- 拍卖时间:
- 2018年11月17日-18日
- 备注:
- 清浙江“黄岩·库纹七钱二分·协丰”银饼一枚,重:26.7g,字戳打制清晰完整,状态自然舒服,开门见山。此种银饼开中国机制造币之先河,在中国近现代机制币铸造史上有承上启下之作用,为不可多得的造币史实物资料,存世极为罕见难得,目前所见不过数品而已,浙江钱币纲目性珍品,完全未使用品编者按:黄岩,黄岩区隶属台州市,位于浙江黄金海岸线中部,东界椒江区、路桥区,南与温岭市、乐清市接壤,西邻仙居县、永嘉县,北连临海市,距省会杭州207公里。唐代上元二年(657)始设永宁县,唐武后天授元年(690)改名为黄岩县,因中国道教名人王方平隐居之山顶有黄石而得名。明朝中后期,随着东方新航线的开辟,中西海上交通日趋繁荣。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商人相继来到中国,他们带着满船的银元来购买中国的茶叶、生丝和瓷器等,同时也换回中国的银锭或生银。整齐划一、以枚计算、方便交易的外国银元逐渐充斥中国的商品交易市场。道光初年,西班牙、墨西哥、美国、英国、荷兰、法国、日本等国大量不同种类的银元不仅在东南沿海诸省畅通无阻,并且已向内地渗透,行用日广。道光九年,上谕:“朕闻外夷洋钱有大髻、小髻、蓬头、蝙蝠、双柱、马剑诸名,在内地行使,不以买货,专以买银,暗中消耗,每一元抵换内地纹银,计耗二三分,自闽广、江西、浙江、江苏、渐至黄河以南各省,洋钱盛行,凡完纳钱粮,及商贾交易,五一不用洋钱”。据不完全统计,到1919年,在华行用的外国银元已逾15种,数量达11亿元之巨。外商大量输入重七钱二分、成色为80%~90%的银元,与重量一两、成色为93.5%的中国纹银等量交换,套取大量银锭出口,致使中国对外贸易受到严重损失,巨额白银外流,银价暴涨,危及国计民生。这种危急的情况使得中国朝野有识之士莫不忧心如焚,纷纷提议改革币制,主张自铸银元。中国内地的银元铸造,源于民间仿铸。清朝嘉道年间,民间就开始出现仿造外国银元的私铸银元。杭州一些钱庄在道光年间模仿外国银元的重量铸造七二银饼,目的是想与外国银元自由兑换,但由于成色上的原因,很快就被淘汰。——著名钱币学家李晓萍女士
- 声 明:
本拍卖会推荐拍品
-
1988年初版《中国银锭》一册
-
* 唐无文银铤一条
-
* 清江西“刘春·十二月·吉光”十两银锭一枚
-
* 清湖北“江陵·谦吉”双排戳五两银锭一枚
-
* 清湖北“麻城·永和”双排戳五两银锭一枚
-
* 清湖北“广济·大兴”双排戳五两银锭一枚
-
* 清“湖北省造·光绪元宝·永成记足银”五十两银锭一枚
-
* 清广东“义聚振记”九两砝码锭一枚
-
* 清广东“源珍同记”十两砝码锭一枚
-
* 清广东“南海·嘉庆十七年·嘉庆十七年”十两砝码银锭一枚
-
* 清广东“粤海关·光绪十五年·十一月沈贞祥”十两砝码锭一枚
-
* 清广西“祥珍·祥珍”十两银锭一枚
-
* 北宋早期“建昌军马茨湖银壹铤伍拾两·三班奉职监王·承滨·匠人邹寿茅”五十两银铤一枚
-
* 清广西“祥珍·祥珍”横排戳十两砝码型银锭一枚
-
* 清四川“德生昌”单排戳十两银锭一枚
-
* 清四川“彝文”双排戳十两银锭一枚
-
* 清四川“兴隆”双排戳十两银锭一枚
-
* 清四川“太平县·匠俞国良”十两银锭一枚
-
* 清四川“成都县·十七年匠张和·张”十两银锭一枚
-
* 清四川“合江县”双排戳十两银锭一枚
-
* 清四川“宣统二年·威远县·兴隆号”十两银锭一枚
-
* 清四川“嘉庆十三年·涪陵县·隆三长”五十两银锭一枚
-
* 清云南“陈同顺号汇号纹银·官公估周宝铨看”五两银锭一枚
-
* 南宋“乐安记”四排戳十两银铤一枚
-
* 清云南“元昌利记汇号纹银·公估童畲段看”五两银锭一枚
-
* 清云南“元昌利记汇号纹银·公估童畲段看”五两银锭一枚
-
* 清云南“任恒泰号足色条丁”五两银锭一枚
-
* 清云南“李元盛号汇号纹银·官公估周陈看官公估xx看”五两银锭一枚
-
* 清云南“胡万镒号汇号纹银·公估童畲段看”五两银锭一枚
-
* 清云南“福兴庆记汇号纹银·官公估畲看福兴”五两银锭一枚
本拍卖会其他拍卖专场
- 中国古代钱币(757)
- 中国纸币(316)
- 近代机制币(银币、铜元)(543)
- 金银锭(167)
- 勋章 奖章 现代金银币(34)
- 银器 珠宝(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