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徐悲鸿 倘得优游销岁月

图录号:81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徐悲鸿 倘得优游销岁月
图录号:
81
年代:
艺术家:
徐悲鸿
材质:
镜片 水墨纸本
作品分类:
尺寸:
68×97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上海敬华
拍卖会名称:
2017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括之无遗——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
拍卖时间:
2017年12月28日
备注:
声 明:
款识:倘得优游销岁月,此即芳草是天堂。辛巳五月,悲鸿槟城客中。钤印:东海王孙、欲罢不能之工说明:此作为徐悲鸿1941年马来西亚为抗战募捐义卖作品。徐悲鸿大师于上世纪40年代初,来到富庶的英殖民地——马来西亚,举行了轰轰烈烈的抗日筹赈义卖画展。从新加坡、马六甲、吉隆坡怡保至槟城,所到之处受到侨胞的热烈欢迎,获得各界广泛的支持与赞助。这期间,他的创作激情勃发,画出了数不胜数的优秀画卷,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宝藏。在槟城,悲鸿大师得到当地著名侨领“兰庐”主人的鼎力相助,令其事业一帆风顺,生活惬意无忧。“兰庐”主人素有“孟尝君”之誉,受其相助的文化界人士不胜枚举,有:张大千、赵少昂、杨善深、方召麈、方君璧、关山月、黄独峰、罗铭等人。其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侠义之风,不仅被徐悲鸿盛赞,张大千亦誉其“古道热肠,湖海豪情”。悲鸿大师自述其少年、青年时期一直处于颠沛流离、“漠漠洪荒将焉托”的困境中,从未遇到如此的温馨愉快,“久旱逢甘露”,是他此生“沙漠中的绿洲”时期。“直叹此世非长夜,漠漠洪荒有尽头”,“兰庐”主人屡次命题,大师逐一赋画。他高兴地写道:“两年来吟咏、作画有所得,客中屡得佳笔,爽心之构,喜不自胜,赞叹不已………”。他甚感欣慰,创作灵感如喷薄的泉水。徐悲鸿的一生有四分之一以上的岁月是在国外度过,行程历经日本、东南亚、欧洲、苏联等国家和地区,包括了留学、展览、交流、考察等不同的目的。南洋是徐悲鸿的福地,也是其艺术生命的重要转折点。正如他于1939年1月4日在香港即将登船赴新加坡前给儿女信中所说:“要尽到我个人对国家之义务,所以想去南洋卖画,捐与国家。”徐悲鸿若非有这种报效国家的心,也不会有《放下你的鞭子》、《奔马》等杰作诞生。从1939年1月抵新加坡至1942年1月回国,徐悲鸿的南洋、印度之行长达三年。在这三年中,徐悲鸿办筹赈画展四次,共筹款六万余元叻币,全数交当地南洋筹赈会,汇回祖国赈济伤兵难民。1941年3月29日,槟华筹赈会画展在马来西亚槟城惠安公会开展,共筹款12000余叻币,悉数捐与国家。按画展规定,捐款100元可得徐悲鸿展品一幅,捐200元可指定内容请徐悲鸿再画一幅,也就是说画价是100元一幅,这也意味著徐悲鸿为这次画展画了至少120幅作品。槟城画展结束,由于风光宜人,入画题材颇多,所以徐悲鸿决定暂时逗留。这件《倘得优游销岁月》便创作于此时,正如题识所书“倘得优游销岁月,此即芳草是天堂。”徐悲鸿在槟城所见到的美丽风光,让他有了天堂的感觉,甚至都不想离开。在这种“心手双畅”的状态下完成的作品,自当是其极为得意之作。画中徐悲鸿用酣畅淋漓的笔墨精准地画出马的头、颈、胸、腹和四肢,再用奔放的笔触猛扫出颈部的鬃毛和尾巴,雄肆潇洒,动感强烈,马腿的直线细劲有力,犹如钢刀,力透纸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线很有弹性。整体的笔墨干湿相间,对比非常分明。徐悲鸿笔下的这匹马的奋蹄如飞,意气风发,神采奕奕,勇往无前,正向读者迎面冲来,似乎要奔出画面,给人以空前的震撼。徐悲鸿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探索出大写意马的笔法,他曾说:“余爱画动物,皆对实物用过极长时间功力,即以画马论,速写稿不下千幅。”为了勤于练习,徐悲鸿还曾在南京傅厚岗的家中养了一匹小马以供写生之需。可见,其扎实的画马基本功源自其过人的速写造型训练,加之为筹备画展的数百幅作品的锤炼,到此画之年已经是驾轻就熟,信笔挥洒。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