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元代 观音菩萨
图录号:1828
拍卖信息
- 拍品名称:
- 元代 观音菩萨
- 图录号:
- 1828
- 年代:
- 材质:
- 作品分类:
- 尺寸:
- 高24cm
- 估价:
- 开通VIP查看价格
- 成交价:
-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 拍卖公司:
- 北京翰海
- 拍卖会名称:
- 2017春季拍卖会
- 专场名称:
- 梵韵西来—佛造像艺术
- 拍卖时间:
- 2017年06月02日-04日
- 备注:
- 声 明:
- 元朝时,随着西藏正式归附于内地中央政府,藏传佛像艺术伴随着藏传佛教开始传人内地,在元王朝对藏传佛教的尊祟和大力扶持下,藏传佛像艺术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成为当时内地艺术舞台上最为光彩夺目的艺术形式。同时,在内地传统审美观念和雕刻技法的影响下,这种艺术形式又悄然地改变着原有的风貌,呈现出新的艺术特色。元大都北京和江南杭州等地是当时藏传佛教在内地传播的两处重心,至今都保存了不少藏传佛像艺术遗存。我们这件拍品就是一件元代造像,是在悠久深厚汉文化基础的江南地区铸造而成,明显地受到了中原汉地传统艺术的熏染,而且相较于同一时期大都地区的藏式造像,其汉化的程度要大得多,并表现在造像全身的多个部位。我们先看造像的面部,这是受汉地影响最明显的地方。造像普遍面部宽平,两颊丰满,杏眼平直,眼泡较大,眉弯如弓,阔鼻小嘴,基本接近汉人的面相特征,再看造像的头饰。
最有代表性的是菩萨、佛母的头饰,虽然大多戴的都是五花冠,但花冠和花瓣的形式都比较特别,花瓣较大,花冠上侈下敛,富于装饰性,与当时藏地流行的低矮的五花冠形式显然有别,这应当与当时汉地的崇尚有关。再来看造像的衣纹,它也是杭州飞来峰藏式造像汉化较明显之处。大多数造像身上出现了汉地流行的立体式衣纹,或出现在胸前,或出现在两腿处,衣纹较多,质感很强。全身比例匀称,肩宽腰细,姿态变化也较多;身体肌肉壮实雄健,但并不显臃肿。身体正面胸前与背后的璎珞设计样式特殊,璎珞一层层向下垂挂立体感十足,背面璎珞形成十字交叉状也同样具有典型元代设计风格。莲座的莲瓣上下束腰,宽扁平大,满莲瓣处理也体现了北有大都,南有杭州的元代造像艺术中心已经形成了南北呼应的地域风格。所以以上论据足以说明这是一件年代确切,产地明了,做工精细,韵味十足的元代造像佳品。
本拍卖会推荐拍品
-
18世纪 铜鎏金 财宝天王
-
16世纪 合金铜 上师像
-
16世纪 铜鎏金 金刚总持
-
17世纪 铜鎏金 度母
-
11世纪 莲花手观音
-
17世纪 合金铜 增长天王
-
15世纪 铜鎏金 上师像
-
18世纪 铜鎏金 黄财神
-
明代 韦陀天王像
-
明代 真武大帝
-
15世纪 阿閦佛
-
明代 药师佛
-
明代 檀香木胎漆金文昌君
-
明代 大理国 柳叶观音
-
明代 释迦牟尼佛
-
18世纪 宝冠释迦牟尼
-
清乾隆 铜鎏金 周仓像
-
16世纪 无量寿佛
-
18世纪 蒙古风格 无量寿佛
-
14世纪 宝冠 释迦牟尼
-
15世纪 铜鎏金 金刚总持
-
15-16世纪 铜鎏金 噶玛巴
-
16世纪 铜鎏金 大日如来佛
-
18世纪 十一面观音
-
明代 铜鎏金 文殊菩萨
-
18世纪 尊胜佛母
-
15-16世纪 铜鎏金 尊胜佛母
-
18世纪 无量寿佛
-
明代 老子像
-
16世纪 四臂观音
本拍卖会其他拍卖专场
- 中国古董珍玩(398)
- 中国玉器(203)
- 繁华盛世—明清金铜器物(91)
- 油画雕塑暨小雅观心(168)
- 梵韵西来—佛造像艺术(134)
- 中国当代书画(177)
- 中国古代书画(190)
- 古籍善本(98)
- 中国近现代书画(286)
- 紫瓯凝香—紫砂艺术(195)
- 宝聚集珍—宝聚斋中国书画(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