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董欣宾 莲池双凫
图录号:1575
拍卖信息
- 拍品名称:
- 董欣宾 莲池双凫
- 图录号:
- 1575
- 年代:
- 暂无
- 艺术家:
- 董欣宾
- 材质:
- 镜心 纸本设色
- 作品分类:
- 尺寸:
- 70×69cm
- 估价:
- 开通VIP查看价格
- 成交价:
-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 拍卖公司:
- 北京翰海
- 拍卖会名称:
- 2016秋季拍卖会
- 专场名称:
- 中国当代书画
- 拍卖时间:
- 2016年12月2日-4日
- 备注:
- 声 明:
- 董欣宾(19392002)
中国画学科奠基人,继傅抱石之后开创江苏画派新面貌,是具有流派开创性的一代大家。
1945年拜无锡书法家张云耕为师学习书法,1953年拜名家秦古柳为师学习传统中国画,1979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成为刘海粟院长的山水画研究生。1982年进入江苏省国画院从事艺术创作,并任理论工作室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曾任中国文化部对外艺术展览中心艺术顾问。先后在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江苏省美术馆、南京艺术学院举办个人画展,多次参加国家级、世界级大型艺术展览。
董欣宾集中西古今之大成,有严格的中国画本体学研究深度,理法兼备,笔墨恣肆,狂放中表现出至高的精神境界与艺术技巧。著有《欣宾画集》、《中国画对偶范畴论》、《六法生态论》、《太阳的魔语——人类文化生态学导论》等具有开拓性、体系性的理论著作。
一篇严肃的八卦
栗宪庭
1985—1989年任《中国美术报》编辑,并把该报改变成为推介新思潮和新观念的主要阵地。诸如推出“85美术思潮”、“新文人画”等艺术思潮。同时对一些敏感的艺术观念问题,如“后现代主义”、“大灵魂和语言纯化”、“现代设计”、“城市雕塑”等艺术问题组织过讨论。
与董欣宾相识于一九八四年我被中国美协开除以后,一度精神十分苦闷,态度也很消沉。就在这时候,董欣宾让他两个学生到北京来看我,并转达他的问候,说我是中国美术界的一条好汉,大丈夫不要在意一时的困难,挺过来还可以干一番大事,而在此之前我们不仅不认识,我对他的画也知之甚少。当时我觉得很奇怪,留下的印象比较深。
不久我去了南京,这才真正见到董欣宾。他那个热情劲儿呀,可以说是一见如故。在感受他热情的同时,我更惊讶于他传统文化根基的厚实,他一上来就给我看相,要我报生辰八字,边听就边掐指算了起来,然后就滔滔不绝地讲起来......
我当时一边听一边想,我也钻研过《易经》也看过《麻衣》、《柳庄》之类的相书,为什么就不能象他那样运用得那么纯熟呢?他还不止是这点儿,武术、中医、风水,哪样都很精通。海阔天空一阵之后,接着看画,我一看,呵,这不是久违的、纯正的传统笔墨嘛!内涵很丰富,大气。比如他的杂树、孤岛、渔舟、月夜,三两个闲人,题材还是那些,但又不同于过去文人画的小情趣、小格局。过去文人画题材与寓意之间积淀了很多文本,比如岁寒三友、四君子,松鹤同春什么的,但他的寓意完全是现代的,不知你注意到没有,他那些画太湖的画里,经常会有个小人在撒尿。
他的画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从中你可以体会很多东西。我感觉在他的画里,有一种过去文人画里没有的意境,有一种悲凉、无奈、自嘲,甚至你可以在他的画里,读出从魏晋以来中国文人的各种心态与感悟。
另外,董欣宾绘画的现实意义还在于他出现的特定背景。五四以来,以徐悲鸿为代表的西画主张,有相当的进步意义,但矫枉过正,也丧失了中国绘画中许多优秀传统,尤其是在美术教育上,除了林风眠执掌杭州艺专校政的某些时段,徐悲鸿西化主张“以素描为一切造型手段”的影响非常大,但是,他所引进的西方艺术是古典主义的认定写实手法就是现实主义的。这样,中国传统绘画当中以书写性为主要特征的文人画,以平远、深远、高远为特征的不同于西方的散点透视,由传统中国绘画的媒材特征因其书写性、抒情性而来的笔墨,实际上都形成了一种断裂。建国以后,徐悲鸿美术教育思想统一了全国,哪里都是一边倒,还有苏式的,马克西莫夫培训班成为主流,及至七八十年代,已经很难看到代表中国绘画的优秀传统的作品了。
尤其是经过几十年的院校教育,使得大批画家在文革期间的国画,就象是以水墨为媒材画出的素描。所以,放在八十年代中期的背景下,看到董欣宾的画,就不得不惊讶于他传统根基的厚重,我很纳闷,就他的年龄而论,他的美术教育应该是在建国以后接受的,不该会是这副模样。后来才知道,他的根基来自秦古柳,是这种民间的、地下潜流的方式维系了我们的文化传承。
八十年代的文化生态是这样的:一方面是所谓的“八五新潮”,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开始影响中国,中国艺术家急于追赶西方出现过的各种艺术思潮;另一方面,在国画创作中出现了一种以非写实性的、强调书写性的倾向,给人的感觉似乎是一种传统的回归。这两种看似对立的倾向同时出现,其实一点也不奇怪,西方现代艺术原本就是对古典艺术的反叛,先是吸收了日本浮世绘,后来又吸收非洲原始艺术的营养发展起来的,与中国传统绘画本身就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董欣宾的适时出现,在一定意义上讲,标志着中国绘画传统的地下潜流开始浮出地表,虽然还是涓涓细流,但他毕竟从地下潜流变成了地上的明流。董欣宾给人的启示,还在于现代性与传统并不是对立的,传统是一种资源,从中完全可以开掘出滋生现代性的土壤的,这才是董欣宾在当时文化生态下最具理论价值的意义。当然,新文人画中也有泼皮、慵懒、消沉、享乐等世俗化倾向,董欣宾与他们还不一样,他的格局更大、内涵更丰富。
我以前写过一篇关于新文人画的文章,将董欣宾定义为新文人画代表,他不同意,现在来讲以新文人画领衔人物这个概念确实不能涵盖他的全部价值。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当时刊物催着要,所以文章写得粗糙些,二是出于时效性的考虑,当一种创作思潮出现时,必须有人尽快地指出,以澄清当时在传统与创新关系上的混乱。所以,尽管这顶帽子扣在他头上可能小了些,不一定十分妥帖,但没办法,他不戴谁来戴呢?
我当时提出的“南线北皴”,“北皴”领衔人物贾又福现在画价很高,这表明市场对他的认可程度,可是“南线”董欣宾的市场接受度却远远不如人意,这一点都不奇怪。市场价格于艺术价值经常不是一回事,这与画家的地缘位置、社会地位、市场运作等多种复杂因素有关,艺术史上这种不相称的例子比比皆是,你看凡高,画还是那些画,可生前就是卖不出去,那种穷困潦倒好象就是要跟他的身后殊荣做个强烈对比似的。所以我说,董欣宾的价值要在很长时间以后才会被人们所认识。现在看来,当时那篇文章对贾又福的评价似乎有点偏高,因为他更贴近李可染些,作品中所蕴涵的人文气息还不如董欣宾丰富,但是种种因素造成了现在这种结局,当然,董欣宾的宣传不够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大师就是大一点的老师嘛!他的影响大一点、深远一点、持久一点,学生多一点,就是大师。不要把大师的概念神秘化,董欣宾他就是大师,这一点没有任何问题。
董欣宾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是他的儒家入世情怀,他忧国忧民啊!有一件事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他研究“三农”问题——那时还很早,八十年代中期吧,学术界还没怎么这样提,他居然放下画笔,花了很大的精力,搞出一本农村经济的书。①
很少有画家越界去做这种事情的,他为国家民族透支体力、透支情感,这与他的早逝有很大关系。现在六十出头正是最好的时机,董欣宾在这个年龄去世,实在是太早了点。所以我对他的早逝非常惋惜,我给他写了两副挽联,一幅是现在墓园用的,还有一幅长的,郑奇觉得这幅太悲切了,没收到纪念文集里去。
他病重时我到上海去看他,你看他都病成那样了,还是硬撑着起来给我看他的画,一边看一边讲。也许他自知来日无多,过去很多计划已经来不及实现,所以最关心的就是中国艺术现代化问题,滔滔不绝地讲。那时他头发已经掉光,眉骨颧骨都突了出来,跟平时的相貌相差很大,但一谈到画,立刻目光炯炯,我感觉那时的他简直跟个罗汉似的......
董欣宾生前还有一个未尽的愿望就是办一所艺术大学,但那时社会开放度不够,虽然费了很大的劲儿,跑了很多地界最后还是功亏一篑。他计划的事儿多着呢,我现在做的和正在想的,有很多都是他当年谋划过的,所以我一边做,一边就会想起董欣宾,越是这样,就越觉得他了不起。
(栗宪庭:生于1949年,197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当代著名艺术批评家、艺术理论家,编辑,著名策展人。《中国网》专栏作家,被西方媒体称为“中国当代艺术教父”。)
,br>董欣宾画语录
1.我思考,故我图画,我图画,故我思考。
2.且毋须讨论,只有创造。在创造时传统是不成立的,创造成立时,便成传统。
3.传统是历史,是体系,是不同时空段,多种可传性因子(即内涵)的活性运转产生的系统。因此,传统又是在特定时间中具有再生力的空间。传统一旦失去这种再生力,历史便也变成句号。
4.一切反传统的口号便是对这种体系活性指承力的无知与无智,特定条件下,是一种文化法西斯主义。
5.《中国画》这个名字显然首先是第二人称,或者说是外称。不存在外系统文化,便不存在这个名字。他应当产生于文化交流的语境之中。自称:以一“画”字足矣!绘画,图画,均属变称。
6.凡画,必用文房四宝:毛笔、黑墨、纸张、砚台。水墨画专用宣纸。这里所指均是材料学概念。
7.图画中没有砚的概念。而有笔、墨、纸、水,因为这是艺术学概念。譬如讲用笔,用墨,力透纸背,水墨淋漓,便完全脱离了材料学概念的含义。
8.墨是什么?墨是碳与土,黑从碳,字的形象犹如黄土地上一堆土,刀耕火种的形象,这里透视的是农耕文明之文化性格。我出生在乌土坝,黄泥沟,乌便是黑,黄自然是土,我便是这乌黄世界里出来的。
9.宣纸是什么?是种精神产品,就像曹雪芹先生写的《红楼梦》,具有精神产品不可重复的特殊性格。它产生在安徽宣城,除此之外,地无分中外,人无分洋土,都没有发生过有效的重复。它具有永恒的中国属性。
本拍卖会推荐拍品
本拍卖会其他拍卖专场
- 中国古董珍玩(466)
- 中国玉器(208)
- 西路十年—金铜佛像(68)
- 格古集甄—重要私人收藏(50)
- 小雅观心—当代名家及西洋绘画(114)
- 中国现当代美术—油画雕塑(86)
- 繁华盛世—明清金铜器物(231)
- 中国当代书画(669)
- 中国书画(83)
- 中国古代书画(115)
- 中国近现代书画(225)
- 紫瓯凝香—紫砂艺术(172)
- 宝聚集珍—宝聚斋中国书画(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