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明或更早 木雕彩绘娑竭龙王站像
图录号:1076
拍卖信息
- 拍品名称:
- 明或更早 木雕彩绘娑竭龙王站像
- 图录号:
- 1076
- 年代:
- 材质:
- 作品分类:
- 尺寸:
- 高125cm
- 估价:
- 开通VIP查看价格
- 成交价:
-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 拍卖公司:
- 广州华艺国际
- 拍卖会名称:
- 2016秋季拍卖会
- 专场名称:
- 静观—历代造像专场
- 拍卖时间:
- 2016年11月26日
- 备注:
- 声 明:
- 娑竭龙王,梵名为婆伽罗或娑薛罗,意为咸海,即大咸海中的龙王。他是蛇龙之主,古印度传说中的八大龙王之一,后成为佛教护法神。隋代天台智者大师依据《金光明经·功德天品》,制定了《金光明三昧忏法》,选下二十位天神,即二十诸天。到了明代,又增入四位天神,则成了“二十四天”,包括大梵天、帝释天、韦驮天神、娑竭龙王等。娑竭龙王的职责为守护天宫、兴云致雨、役使蛇龙决江开渎以及保护国土和百姓。此外,龙王也被称为“水天”,《金刚童子轨》云:(水天)若作罥索则为龙主仙,于诸龙中而得自在”,水天实际上就是群龙之主,因此作为龙王代表的娑竭龙王实际上也具有水天的神格。娑竭龙王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后,其形象多为中年帝王,但又与帝释天、日天等文雅庄重的帝王面相不同,而是以环眼长须、表情严肃的面目出现,山西大同的善化寺造像便属于这种样式,可作为参考。
此尊为宋代的木雕彩绘娑竭龙王像,龙王头戴梁冠,身穿朝服,叉手而立,留长须,为中年王者形象。造像神态的塑造极具神韵,龙王面部肌肉凸显,怒目圆睁,下颌及两腮饱满,形象威严庄重。衣袍的褶皱与袖摆的弧线颇为写实,在端庄凝重中透出律动感,艺术表现手法高明。
木雕造像因取材于树木,相比于金铜或泥塑造像,更能使人感受到一种蕴含生命的灵性与亲切感。经历了近千年的供奉传承,佛像表面的彩绘已经斑驳,然而造像并未失其神韵,反而更添了一份古朴与历史感。
此尊娑竭龙王像具有强大的威严与气度,表现出超脱凡俗的神采和气韵,造像轮廓线条一气呵成,注重整体力量感的表现,其面部神态的塑造最为传神。将其与善化寺同题材造像对比,其工艺表现手法有明显的相似之处。综合来看,此尊娑竭龙王像应为山西地区造像。山西木造像创造了历史中官方造像的典范,尤其在宋辽金时期达到巅峰,此像反映了其艺术风格的精髓,无论是制作工艺还是身形体量,都是宋代汉传佛教造像中难得的精品。木雕造像存世量少,精品则更具稀缺性,加之此像题材少见,更为珍贵难得。
参阅:
1.山西大同善化寺大雄宝殿内的金代二十四诸天塑像。该寺创建于唐代,唐玄宗时赐名为开元寺,五代后晋时更名大普恩寺,明正统十年(1145年)改名善化寺;
2.北京大慧寺明代彩塑诸天像。
本拍卖会推荐拍品
-
清乾隆 铜无量寿佛
-
清雍正 铜鎏金白度母
-
18世纪 铜鎏金莲花手观音
-
清雍正 铜鎏金无量寿佛
-
18世纪 铜鎏金大威德金刚
-
17/18世纪 铜鎏金释迦牟尼
-
17世纪 铜鎏金阿弥陀佛
-
18世纪 铜鎏金释迦牟尼
-
清乾隆 铜鎏金财宝天王
-
清乾隆 铜鎏金碧霞元君
-
清康熙 铜鎏金四臂观音
-
清乾隆 铜密集金刚双身像
-
清乾隆 铜宗喀巴(错金)
-
18世纪 铜鎏金骑狼护法
-
15世纪 铜鎏金萨迦班智达
-
16世纪 铜鎏金上师
-
16世纪 铜鎏金佛陀室利
-
17/18世纪 铜鎏金格鲁派上师
-
15世纪 铜鎏金宗比巴
-
13世纪 铜无量寿佛(错银错红铜)
-
14/15世纪 铜宝生佛(错红铜)
-
明 木雕彩绘西王母像
-
明或更早 木胎菩萨头像
-
明早期 铜普贤菩萨
-
明早期 铜雪山大士
-
18世纪 铜鎏金黄财神
-
14世纪 铜鎏金释迦牟尼
-
15世纪 铜鎏金释迦牟尼
-
14/15世纪 铜鎏金无量寿佛
-
16世纪 铜鎏金弥勒
本拍卖会其他拍卖专场
- 南风—岭南名家书画(107)
- 观道—中国近现代书画(84)
- 余香集—古董珍玩专场(148)
- 巨匠—三石两鸿一大千作品集珍(55)
- 谈笑鸿儒—名人上款与名家珍藏(93)
- 静观—历代造像专场(93)
- 稀世真藏—极品名酿·陈香茶韵(351)
- 惟精惟一—中国古代书画(33)
- 时光技艺—珍贵名表与西洋古董钟(112)
- 中国油画·版画·雕塑(138)
- 经典永恒—珠宝翡翠与名品手袋(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