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唐大禧 猛士
图录号:820
拍卖信息
- 拍品名称:
- 唐大禧 猛士
- 图录号:
- 820
- 年代:
- 1979年作
- 艺术家:
- 唐大禧
- 材质:
- 铸铜 雕塑
- 作品分类:
- 尺寸:
- 34×15×52cm
- 估价:
- 开通VIP查看价格
- 成交价:
-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 拍卖公司:
- 广州华艺国际
- 拍卖会名称:
- 2016秋季拍卖会
- 专场名称:
- 中国油画·版画·雕塑
- 拍卖时间:
- 2016年11月26日
- 备注:
- 声 明:
- 发表:《花城》、《作品》等杂志选用于封面
出版:《塑说——唐大禧雕塑回望》封面、P97103羊城晚报出版社2009年
《激情与经典—唐大禧》P5457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
《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团作品集(一)——唐大禧》P5253岭南美术出版社2015年签名:猛士唐大禧1/101979创作备注:随作品附赠书法及唐大禧印鉴画册
展览:99中国长春国际雕塑作品邀请展1999年
说明:该件《猛士》铜作,为1979年创作稿。原创《猛士》曾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广东美术作品展览,获优秀奖。刊登于1979年11月的《作品》封面并在当年的《花城》等杂志报纸发表。
《猛士》1987年放大立于广州人民公园(铸铜高330cm)
1997年参加广东美术馆“主流的召唤—馆藏新时期广东优秀美术作品展”被广东美术馆收藏并放大立于门前(铸铜高330cm)
1999年参加中国长春国际雕塑作品邀请展,立于长春国际雕塑公园(铸铜高330cm)
2009年放大立于唐大禧雕塑园(铸铜高330cm)
唐大禧TANGDAXI(b.1936)
广东人。国家一级美术师。青少年时期于香港习艺,1959年入广州雕塑工作室(广州雕塑院前身)。曾任广州雕塑院院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文联副主席、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三届、第四届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理事、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2006年广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广州雕塑公园内拨地十二亩建立《唐大禧雕塑园》,2007年被社会公投为“岭南文化名人50家”。
主要展览、获奖及收藏’:
1956年处女作《追踪》获广东省美协举办的“广东青年美展”二等奖并入选全国青年美展;1957年素描《我们要在这里播种》参加华南美术作品展;1964年《欧阳海》参加建国十五周年全国美展,中国美术馆收藏;1973年中国画《人民的苹果》参加全国中国画、连环画作品展,上海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收藏;1974年《群山欢笑》参加全国美展;1977年《海的女儿》参加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五十周年全国美展,中国美术馆收藏;1984年《启明》立于汕头市图书馆,获首届全国城雕优秀作品奖;《新的空间》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获铜奖,中国美术馆收藏;1985年《未来属于我》作敲铜实验,获首届全国城雕优秀作品奖;1987年《文天祥》立于汕头市海门镇,获第二届全国城雕优秀作品奖;1989年作品《创造太阳》参加第七届全国美展,获铜奖;1993年作品《绿殇》参加海峡两岸雕塑工程《华夏柱》;1997年作品《群山欢笑》、《猛士》、《创造太阳》被广东美术馆收藏;1999年作品《猛士》参加’99中国长春国际雕塑作品邀请展,立于长春胜利公园;2003年创作抗非典女英雄《叶欣》塑像;2005年大型城雕《金瓯》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2008年为纪念广州起义80周年创作革命历史人物《陈郁》、《周文雍与陈铁军等》。
他一直坚持的创作理念是:“艺术必须要让老百姓看懂才有价值”,他的雕塑作品以融坚实的写实造型功力与富有诗意的浪漫情趣于一身,既擅长于大纪念碑,又在情节性雕塑领域成就卓越。
唐大禧
TANGDAXI
那是1979年,可谓乍暖还寒之际,诸多洗脑事件直指人心。此时,唐大禧先生正于南京雨花台参与创作大型群雕《英勇就义》。原本极少参与合作的唐大禧先生,于今看来,一切均由机缘。被力邀参与《英勇就义》的创作,异乡异客便有了较多的个人时间空间,于是,他便从各种传媒关注时局。此时,有关真理标准的讨论,有关以张志新为代表的文化精英形象,从时代变革的朦胧混沌中,作为先知先觉的英雄渐渐清晰地走进人们的视野,从而刺激了唐大禧先生萌生以求新求变的艺术表现力,塑造英雄的创作冲动。
《猛士》创作的初衷是:作者“献给为真理而斗争”的象征性的表达。他意识到自己生活于大时代,风云变幻,他要将这一切,用雕塑的语言记录下来。《猛士》是这样说的—时代是一匹烈马,一位赤身裸体的烈女,胸腹肌理明显,箭再弦上,拉弓的力度伴随着锐利的目光,她驾驭烈马向前狂奔,可闻马嘶声声飞鸣,有如灵魂出窍惊世俗,令人深信,那箭一旦射出,可穿越时空同样以弯刀作道具,罗丹的助手布德尔创作的《拉弓的赫克利斯》,与《猛士》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表达传说或虚拟的英雄,都阐释了“力量”的魅力,都是裸体,都是以弯弓作道具,但东方的《猛士》不是神话,它直指当下。
《猛士》横空出世。参加了当年的广东美展,并被当时畅销的《花城》、《作品》杂志选用于封面。如此这般,像风平浪静的海面,突然升起一位裸露的美人鱼,骇世惊俗。人们竞相眺望,众说纷纭,一时间,海面波涛汹涌,是猛兽还是女神?毁誉参半。
当时广东省文化厅一位负责人撰文,抨击《猛士》“不合国情”,如一顶“文革”遗留的“帽子”,狠狠地扣下来。而一位剧史研究的女教授则奋笔疾书给予反驳。至此,拉开一场作品证明的序幕。
很快,普通世俗阶层的数百封来信,异口同声地发出了“给英雄穿上衣服”的呼吁,这无非是经历“红色风暴”后,惊魂未定时的善意的劝阻。而与此大相径庭的,则是刚刚还重新还原到“人”的“牛鬼蛇神”们,他们认为,作品颠覆了长期以来对人性的压抑,表现了对冲破一些旧意识形态羁绊的渴望。
那时,大凡于国内有影响的报刊,乃至香港传媒均相继参与了对作品的争鸣,其时,作品尚停留于杂志封面,并没有作为雕塑作品,立体的进入人们的视线。
《猛士》的亮相,使同行间一时三缄其口,既是无声的默认,也是忐忑的观望。时任广东省美协主席的黄新波则对作品明确肯定。而时任广东省文联主席的欧阳山,在当年的省文代会上,对该作品公开给予表扬。
当然,由于《猛士》还处于平面媒体,争鸣便限于文化界参与为主的舆论上。
毕竟,《猛士》第一次大胆采用了裸体艺术,是一件全国雕塑界的“破冰之作”,是一道以新艺术表现形式投向旧思想藩篱的宣战书,是对新观念思潮的呐喊。
鉴于“争鸣”的越演越烈,有“谨慎”者向当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任仲夷请示。所幸,这位锐意改革的政治精英,道出了掷地有声的一句话:我看这件作品没问题。
一锤定音,尘埃落定。
至此,纷纷扰扰的争鸣划上了句号。“猛士”骑着她的烈马,冲出了看似无形却固若金汤的“藩篱”。
《猛士》作为一件雕塑艺术品,不经意间,成为一个国家在一个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的“破冰”的缩影,虽然“冰裂”之时发出过“银瓶乍破”之响,但毕竟很快冰融雪化。只是留下更多的反思:一个艺术家,以艺术的形式,塑造一位先知先觉的文化精英,却需要一位政治精英来“盖章放行”。这是一个过去了的时代的印证。
从1987年始,每逾十年,便有善于“跟踪”的香港传媒来访,作一次善意的“怀旧”。作为一段“往事”,《猛士》总难免有一次次如期的怀旧的“邂逅”。
本拍卖会推荐拍品
本拍卖会其他拍卖专场
- 南风—岭南名家书画(107)
- 观道—中国近现代书画(84)
- 余香集—古董珍玩专场(148)
- 巨匠—三石两鸿一大千作品集珍(55)
- 谈笑鸿儒—名人上款与名家珍藏(93)
- 静观—历代造像专场(93)
- 稀世真藏—极品名酿·陈香茶韵(351)
- 惟精惟一—中国古代书画(33)
- 时光技艺—珍贵名表与西洋古董钟(112)
- 中国油画·版画·雕塑(138)
- 经典永恒—珠宝翡翠与名品手袋(143)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