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中国古代青铜兵器 (一批)

图录号:1927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中国古代青铜兵器 (一批)
图录号:
1927
年代:
艺术家: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尺寸不一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横滨国际
拍卖会名称:
2016夏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古董珍玩(三)专场
拍卖时间:
2016年07月18日-20日
备注:
声 明:
备注:数量以实物为准

商代
花弁样纹直内戈
参考:《ANCIENTCHINESEWEAPONSACOLLECTIONOFPICTURES》P21,ChengDongandZhongShaoyi,解放军出版社,1990.
L:22.7W:8.0cm?

商晚期
饕餮纹直内戈
L:25.5W:8.3cm?

商晚期
兽纹曲内戈
参考:《ANCIENTCHINESEWEAPONSACOLLECTIONOFPICTURES》P21,ChengDongandZhongShaoyi,解放军出版社,1990.
L:25.0W:7.8cm?

商晚期
鸟形曲内戈
参考:《商周青铜兵器》P98,王振华著,古越阁发行,1993年。
L:24.2W:7.3cm?

商晚期
三角纹直内戈
L:20.9W:6.8cm?

商晚期
无纹直内圆穿戈(二件)一组
参考:下:《商周青铜兵器》P88,王振华著,古越阁发行,1993年。
上:L:23.0W:7.0cm下:L:22.0W:7.0cm?

商晚期
銎内戈(二件)一组
上:L:22.5W:6.4cm下:L:19.8W:5.3cm?

商晚期
三角援銎内戈
参考:《中国青铜器全集》,商3,P201,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编,文物出版社,1997年。
L:21.0W:9.6cm?

商晚期西周
中胡一穿銎内戈
参考:《ANCIENTCHINESEWEAPONSACOLLECTIONOFPICTURES》P22,ChengDongandZhongShaoyi,解放军出版社,1990.
L:23.0W:13.2cm?

商晚期西周
有纹短胡一穿銎内戈
L:23.9W:6.5cm?

商晚期西周
装饰管銎戈
参考:《中国古代兵器图册》P44,刘旭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6年。《带钩和青铜动物—中国古代装饰品》P81,江川淑夫著,理文出版,1994年。
L:14.3W:10.6cm?

西周早期
饕餮纹直内戈
参考:《中国古代兵器图册》P13,刘旭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6年。
L:23.8W:8.6cm?

西周早期
中胡一穿直内戈
L:22.0W:10.0cm?

西周早期
三角援无胡有穿直内戈
参考:《故宫青铜兵器图录》P160,国立故宫博物院发行,1995年。

西周
无胡有穿直内戈
参考:《中国古代兵器图册》P13,刘旭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6年。
L:26.2W:7.7cm?

西周
中胡三穿直内戈
参考:《ANCIENTCHINESEWEAPONSACOLLECTIONOFPICTURES》P50,ChengDongandZhongShaoyi,解放军出版社,1990.
L:24.4W:11.6cm?

西周
中胡一穿直内戈
参考:《ANCIENTCHINESEWEAPONSACOLLECTIONOFPICTURES》P49,ChengDongandZhongShaoyi,解放军出版社,1990.
L:20.4W:11.0cm?

西周
中胡一穿直内戈
L:18.6W:8.1cm?

西周
三角锋无胡直内戈
L:19.0W:7.0cm?

西周

参考:《曾侯乙墓》P18,东京国立博物馆编,日本经济新闻社发行,1992年。《ANCIENTCHINESEWEAPONSACOLLECTIONOFPICTURES》P53,ChengDongandZhongShaoyi,解放军出版社,1990.
L:23.1W:16.1cm?

西周春秋早期
三角锋有胡二穿直内戈
参考:《ANCIENTCHINESEWEAPONSACOLLECTIONOFPICTURES》P50,ChengDongandZhongShaoyi,解放军出版社,1990.
L:18.0W:10.7cm?

春秋早期
三角锋有胡二穿直内戈
L:19.5W:10.3cm?

春秋早期
三角锋有胡二穿鸟纹直内戈
参考:《商周青铜兵器》P110,王振华著,古越阁发行,1993年。
L:22.0W:11.3cm?

春秋
三角锋蟠螭纹直内戈
参考:《商周青铜兵器》P115,王振华著,古越阁发行,1993年。
L:25.0W:7.8cm?

春秋晚期
铭文戈
参考:《商周青铜兵器》P123,王振华著,古越阁发行,1993年。
L:18.5W:10.4cm?

春秋
兽纹凸翼戈
参考:《商周青铜兵器》P106,王振华著,古越阁发行,1993年。
L:25.0W:7.8cm?

春秋晚期
镀金内后圆戈
参考:形态与山东省博物馆藏品类似。《中国青铜器全集9》,东周3,P94,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编,文物出版社,1998年。
L:15.0W:9.5cm?

上:春秋早期
中:春秋早期
下:春秋晚期战国
寝戈
参考:中:《曾侯乙墓》东京国立博物馆编,日本经济新闻社发行,1992年。
上:二穿中胡直内戈L:15.5W:8.3cm
中:短胡一穿直内戈L:15.8W:4.3cm
下:二穿短胡内后圆戈:L:14.0W:5.5cm?
春秋战国
三角锋鸟冒銎内戈
参考:《商周青铜兵器》P130131,王振华著,古越阁发行,1993年。
L:25.0W:7.8cm?

战国早期
装饰纹直内戈
参考:《中国青铜器全集10》,东周4,P169,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编,文物出版社,1998年。
L:23.2W:12.5cm?

战国早期
中胡二穿戈
参考:《曾侯乙墓》P134,东京国立博物馆编,日本经济新闻社发行,1992年。
L:22.4W:12.0cm?

战国早期
铭文戈
L:27.3W:10.1cm?

战国
吐舌兽纹戈
L:24.2W:14.2cm?

战国
中胡二穿戈
L:19.7W:8.8cm?

战国早期
镀金虎鹰纹銎内戈
参考:《商周青铜兵器》P128,王振华著,古越阁发行,1993年。《故宫青铜兵器图录》P198,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编,1994年。
L:15.6W:9.0cm?

战国
银错铜金具柲冒部金具镦
柲冒部金具:14.1镦:17.8cm?

战国
镀金柲冒装着戈
矛状柲冒:14.3cm

战国
战国戈(3件)
参考:《商周青铜兵器》P141,王振华著,古越阁发行,1993年。
上:狭援中胡一穿戈L:30.7W:11.3cm
中:狭援中胡二穿戈L:28.1W:10.0cm
下:中胡二穿内有刃戈L:25.3W:12.9cm

战国(巴蜀文化)
兽面象嵌翼形直援戈
L:25.7W:14.1cm?

战国(巴蜀文化)
翼形直援戈
参考:《巴蜀青铜器》P141,四川省博物馆编,成都出版社。
L:21.9W:11.0cm?

战国(巴蜀文化)
鸟纹三角援戈
参考:《中国青铜器全集13》,巴蜀,P126,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编,文物出版社,1998年。
L:16.5W:7.3cm?

战国(巴蜀文化)
兽面纹三角援戈
参考:《巴蜀青铜器》P141,四川省博物馆编,成都出版社。
L:19.5W:8.4cm?

战国
翼形直援戈
L:25.7W:8.2cm?

战国
翼形兽纹直援戈
L:28.2W:10.8cm?

战国
管銎戈
L:17.5W:7.8cm?

战国中期
铭文戈
参考:《商周青铜兵器》P136137,王振华著,古越阁发行,1993年。
L:23.4W:10.0cm?

战国
长胡二穿直内戈
参考:《商周青铜兵器》P138139,王振华著,古越阁发行,1993年。《ANCIENTCHINESEWEAPONSACOLLECTIONOFPICTURES》P71,ChengDongandZhongShaoyi,解放军出版社,1990.
L:23.4W:14.0cm?

战国
部族纹饰戈
L:23.2W:11.2cm?

战国
长胡金象嵌铭戈
L:26.2W:37.5cm?

战国
剑形戟
参考:参考河南省南阳市博物馆所藏剑形戟。《中国青铜器全集7》,东周1,P154,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编,文物出版社,1998年。《ChineseArtoftheWarringStatesPeriod》P75,ThomasLawton,FREERGALLERYOFART.
L:45.3W:26.9cm?

商晚期
双孔式矛
参考:《ANCIENTCHINESEWEAPONSACOLLECTIONOFPICTURES》P26,ChengDongandZhongShaoyi,解放军出版社,1990.
L:18.3W:6.4cm?

商晚期
双孔式矛
参考:《ANCIENTCHINESEWEAPONSACOLLECTIONOFPICTURES》P26,ChengDongandZhongShaoyi,解放军出版社,1990.
L:18.3W:6.4cm?

西周早期
双纽式矛
L:15.1W:4.5cm?

西周
小型双纽式矛
L:8.1W:2.3cm?

春秋早期
蟠螭纹矛
参考:《ANCIENTCHINESEWEAPONSACOLLECTIONOFPICTURES》P73,ChengDongandZhongShaoyi,解放军出版社,1990.
L:30.4W:4.5cm?
春秋
片纽矛
参考:《商周青铜兵器》P157,王振华著,古越阁发行,1993年。
L:19.4W:4.5cm?

春秋
兽纹矛
L:14.5W:3.0cm?

战国早期
广叶银斑纹矛
参考:《ANCIENTCHINESEWEAPONSACOLLECTIONOFPICTURES》P75,ChengDongandZhongShaoyi,解放军出版社,1990.《商周青铜兵器》P160,王振华著,古越阁发行,1993年。
L:25.2W:5.5cm?

战国
菱纹矛
L:23.5W:3.8cm?

战国(越文化)
王字纹矛
参考:《商周青铜兵器》P167,王振华著,古越阁发行,1993年。
L:17.6W:3.7cm?

战国(巴蜀文化)
蝉纹矛
参考:《巴蜀青铜器》P131,四川省博物馆编,成都出版社。
L:21.4W:3.8cm?

战国(巴蜀文化)
战国矛(二件)一组
左:蝉纹矛L:25.3W:3.2cm?
右:纹样矛L:18.8W:3.1cm

战国
广叶矛
参考:《ANCIENTCHINESEWEAPONSACOLLECTIONOFPICTURES》P75,ChengDongandZhongShaoyi,解放军出版社,1990.
L:22.0W:4.5cm?

战国
广叶矛
参考:《ANCIENTCHINESEWEAPONSACOLLECTIONOFPICTURES》P75,ChengDongandZhongShaoyi,解放军出版社,1990.
L:29.0W:5.3cm?

战国
细叶矛
L:29.51W:2.5cm?

战国

参考:《ANCIENTCHINESEWEAPONSACOLLECTIONOFPICTURES》P115,ChengDongandZhongShaoyi,解放军出版社,1990.
L:13.0W:3.1cm?

秦代

参考:《ANCIENTCHINESEWEAPONSACOLLECTIONOFPICTURES》P118,ChengDongandZhongShaoyi,解放军出版社,1990。同形品与秦俑坑出土品类似。
L:14.6W:3.6cm?

商代
玉钺
参考:《ANCIENTCHINESEWEAPONSACOLLECTIONOFPICTURES》P44,ChengDongandZhongShaoyi,解放军出版社,1990.
L:13.2W:6.0cm?

商晚期
无纹铜钺
参考:《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1》P86,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博物馆编,文物出版社,1979年。
L:19.9W:8.8cm?

商晚期
銎内斧
L:15.4W:5.6cm?

商晚期
方銎斧
参考:《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1》P44,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博物馆编,文物出版社,1979年。
L:12.8W:5.7cm?

商晚期西周早期
椭圆刃管銎钺
参考:《中国古代兵器图册》P44,刘旭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6年。《带钩和青铜动物—中国古代装饰品》P81,江川淑夫著,理文出版,1994年。
L:25.2W:5.5cm?

商晚期西周早期
长方形銎斧(二件)一组
参考:右:《大草原的骑马民族—中国北方的青铜器》P28,东京国立博物馆,1997年。
右:L:16.2W:5.2cm
左:L:22.9W:6.2cm?

西周
方銎斧
参考:《鄂尔多斯式青铜器》P41,田广金、郭素新编,文物出版社,1984年。
L:13.0W:4.9cm?

西周春秋
方銎斧
L:9.2W:3.0cm?

西周春秋
兽纹方銎斧
L:11.0W:4.0cm?

春秋
部族纹饰斧
L:16.0W:8.1cm?

春秋晚期
鹤嘴斧
参考:与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藏品类似。《中国青铜器全集15》,北方民族,P47,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编,文物出版社,1995年。
L:11.6W:3.0cm?

战国
圆刃钺
参考:《中国青铜器全集13》,巴蜀,P143,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编,文物出版社,1994年。《巴蜀青铜器》P119,四川省博物馆编,成都出版社。
L:9.2刃W:6.2cm?

战国
平肩圆刃钺
L:13.3W:8.0cm?

战国
靴型钺
参考:《ANCIENTCHINESEWEAPONSACOLLECTIONOFPICTURES》P116,ChengDongandZhongShaoyi,解放军出版社,1990.
L:11.6W:9.2cm?

战国
铭文斧
参考:铭文:沮队□
L:6.6W:3.8cm?

战国西汉
镀金銎斧
L:12.8W:3.1cm?

战国西汉(昆明)
牛饰銎钺
L:13.8W:8.9cm?

战国西汉(昆明)
兽纹銎钺
参考:《ANCIENTCHINESEWEAPONSACOLLECTIONOFPICTURES》P160,ChengDongandZhongShaoyi,解放军出版社,1990.
L:14.6W:9.0cm?

西周春秋
多瘤状銎管棍棒头
棍棒头D:5.6H:5.0cm
銎管D:3.0H:8.3cm?

西周春秋
拈纹銎管棍棒头
棍棒头D:7.0H:5.5cm
銎管H:6.7cm?

商代
马头付短剑
参考:《中国青铜器全集15》,北方民族,图版P3,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编,文物出版社,1995年。《大草原的骑马民族—中国北方的青铜器》P12,东京国立博物馆,1997年。
L:21.0W:4.5cm?

商代
铃付短剑
参考:《大草原的骑马民族—中国北方的青铜器》P14,东京国立博物馆,1997年。
L:24.5W:7.0cm?

商代
铃付短剑
参考:《大草原的骑马民族—中国北方的青铜器》P19,东京国立博物馆,1997年。
L:28.5W:5.7cm?

商代
铃付短剑
L:30.4W:5.3cm?

西周
曲刃铃付短剑
L:28.2W:5.0cm?

西周春秋
曲刃銎柄短剑
参考:《商周青铜兵器》P214,王振华著,古越阁发行,1993年。
L:28.4W:4.8cm?

西周春秋
双剑铜鞘
参考:《中国青铜器全集15》,北方民族,图版P21,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编,文物出版社,1995年。《ANCIENTCHINESEWEAPONSACOLLECTIONOFPICTURES》P105,ChengDongandZhongShaoyi,解放军出版社,1990.
长L:42.3短L:38.9W:11.7cm?

西周春秋
銎柄长剑
L:50.5W:5.8cm

西周春秋
环头编纽纹短剑
参考:《大草原的骑马民族—中国北方的青铜器》P161,东京国立博物馆,1997年。
L:24.7W:3.0cm?

西周
雷云纹有翼短剑
参考:《商周青铜兵器》P187,王振华著,古越阁发行,1993年。
L:24.9W:5.0cm?

西周春秋
鱼纹短剑
L:28.2W:4.2cm?

西周春秋
蟠螭纹短剑
参考:《大草原的骑马民族—中国北方的青铜器》P48,东京国立博物馆,1997年。
L:25.8W:3.4cm?

西周春秋
兽面纹短剑
参考:《大草原的骑马民族—中国北方的青铜器》P71,东京国立博物馆,1997年。《中国青铜器全集8》,东周2,P182,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编,文物出版社,1995年。
L:28.2W:4.2cm?

西周春秋
涡卷纹头短剑
参考:《大草原的骑马民族—中国北方的青铜器》P41,东京国立博物馆,1997年。
L:19.8W:3.8cm?

西周春秋
螺旋纹短剑
参考:《大草原的骑马民族—中国北方的青铜器》P49,东京国立博物馆,1997年。
L:27.0W:4.2cm?

春秋早期
螺旋纹短剑
参考:《大草原的骑马民族——中国北方的青铜器》P67,东京国立博物馆,1997年。
L:24.7W:3.8?

春秋
变形环头短剑
L:21.8W:3.9cm?

春秋
兽头纹短剑
参考:《大草原的骑马民族—中国北方的青铜器》P63,东京国立博物馆,1997年。
L:28.0W:5.2cm?

春秋
鸟头纹短剑
参考:《鄂尔多斯式青铜器》P210,田广金、郭素新编,文物出版社,1984年。《大草原的骑马民族—中国北方的青铜器》P61,东京国立博物馆,1997年。
L:25.5W:4.1cm?

春秋
双环动物纹短剑
参考:《文物》1987年05期,宣化小白阳出土剑的柄头类型。
L:25.2W:3.7cm?

春秋战国
动物纹短剑
参考:《大草原的骑马民族中国北方的青铜器》P70,东京国立博物馆,1997年。
L:22.8W:3.9cm

春秋战国
短剑(二件)一组
参考:上:《大草原的骑马民族——中国北方的青铜器》P170,东京国立博物馆,1997年。
俵状头短剑L:25.7W:3.7cm?圆盘头短剑L:24.8W:3.2cm

春秋战国
环状乳环头短剑
L:27.2W:3.5cm?

春秋
蟠螭纹短剑
参考:《大草原的骑马民族—中国北方的青铜器》P49,东京国立博物馆,1997年。
L:27.5W:5.5cm?

春秋战国
螺旋纹短剑
参考:《中国古代兵器图册》P55,刘旭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6年。
L:26.7W:4.4cm?

春秋战国
螺旋乳头纹短剑
参考:《商周青铜兵器》P199,王振华著,古越阁发行,1993年。
L:27.9W:3.6cm?

春秋战国
兽面纹短剑
L:22.5W:3.4cm?

战国
渡金螺旋纹短剑
L:32.4W:3.7cm?

战国
龙头付短剑
L:31.3W:5.0cm?

战国
圆茎短剑
参考:与洛阳中洲路坟墓出土品类似。《中国古代兵器图册》P52,刘旭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6年。《商周青铜兵器》P271,王振华著,古越阁发行,1993年。
L:28.4W:3.6cm?

战国
扁平柄短剑
参考:《中国古代兵器图册》P52,刘旭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6年。
L:27.0W:3.0cm?

战国
环头短剑
参考:《鄂尔多斯式青铜器》P9,田广金、郭素新编,文物出版社,1984年。
L:25.0W:4.7cm?

战国(滇文化)
铜柄铁短剑
参考:《商周青铜兵器》P208209,王振华著,古越阁发行,1993年。
L:25.4W:6.8cm?

战国(巴蜀文化)
兽面短剑
参考:《巴蜀青铜器》P94,四川省博物馆编,成都出版社。
L:21.8W:2.9cm?

战国(巴蜀文化)
斑纹柳叶剑
参考:《巴蜀青铜器》P99,四川省博物馆编,成都出版社。
L:31.6W:3.0cm?

战国
短剑鞘
L:17.9W:4.5cm?

商代
羊蹄头付刀子
参考:《大草原的骑马民族—中国北方的青铜器》P15,东京国立博物馆,1997年。
L:21.1W:2.7cm?

商晚期
铃付刀子
参考:《故宫青铜兵器图录》P136,国立故宫博物院编,国立故宫博物院发行,1995年。
L:29.0W:3.5cm?

商代
环头刀子
参考:《中国古代兵器图册》P34,刘旭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6年。
L:22.0W:3.4cm?

商代
柄端角张无纹刀子
参考:《鄂尔多斯式青铜器》P1617,田广金、郭素新编,文物出版社,1984年。
L:16.7W:1.7cm?

商西周
环头刀子
参考:《大草原的骑马民族—中国北方的青铜器》P16,东京国立博物馆,1997年。
L:21.4W:3.0cm?

商西周
铃付刀子
参考:《鄂尔多斯式青铜器》P2635,田广金、郭素新编,文物出版社,1984年。
L:14.5W:1.3cm?

西周
星形纹刀子
参考:《大草原的骑马民族—中国北方的青铜器》P3435,东京国立博物馆,1997年。
L:20.3W:2.0cm?

西周
格子纹刀子
L:21.5W:2.3cm?

西周
菱形纹刀子
参考:《大草原的骑马民族——中国北方的青铜器》P50,东京国立博物馆,1997年。
L:18.6W:1.9cm?

西周
环头刀子
参考:《鄂尔多斯式青铜器》P25,田广金、郭素新编,文物出版社,1984年。
L:12.0W:1.2cm?

西周
瘤状环刀子
参考:《鄂尔多斯式青铜器》P26,田广金、郭素新编,文物出版社,1984年。
L:17.9W:2.0cm?

西周
方形穿刀子
参考:《鄂尔多斯式青铜器》P25,田广金、郭素新编,文物出版社,1984年。
L:15.5W:1.5cm?

西周
方形柄头刀子(削)
参考:《中国古代兵器图册》P35,刘旭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6年。《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4》P122,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博物馆编,文物出版社,1984年。
L:18.0W:2.4cm?

西周春秋
兔头刀子
参考:《大草原的骑马民族—中国北方的青铜器》P50,东京国立博物馆,1997年。
L:21.7W:1.9cm?

西周春秋
刀子鞘
参考:《中国青铜器全集15》,北方民族,P37,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编,文物出版社,1995年。
L:19.4cm?

西周春秋
人面刀子
参考:《大草原的骑马民族—中国北方的青铜器》P52,东京国立博物馆,1997年。
L:18.0W:1.2cm?

春秋
环头刀子
参考:《鄂尔多斯式青铜器》P18,田广金、郭素新编,文物出版社,1984年。
L:21.7W:2.1cm?

春秋
板状环头刀子
L:23.0W:2.1cm?

春秋战国
蛇纹刀子
参考:《鄂尔多斯式青铜器》P35,田广金、郭素新编,文物出版社,1984年。
L:22.6W:2.5cm?

春秋战国
鸟头纹刀子
参考:《大草原的骑马民族——中国北方的青铜器》P72,东京国立博物馆,1997年。《鄂尔多斯式青铜器》P18,田广金、郭素新编,文物出版社,1984年。
L:13.8W:1.3cm?

春秋战国
动物纹刀子
参考:《大草原的骑马民族—中国北方的青铜器》P70,东京国立博物馆,1997年。
L:18.2W:1.1cm?

战国
环头刀子(削)(二件)一组
参考:《商周青铜兵器》P197,王振华著,古越阁发行,1993年。《中国戦国时代の美术-金の辉きと精致の技》P101,大阪市立美术馆,平成3年。
上:L:11.0W:1.0cm下:L:11.2W:1.0cm?

汉代
絲卷饰环头小刀
参考:《带钩和青铜动物—中国古代装饰品》P87,江川淑夫著,理文出版,1994年。
L:24.5W:1.4cm?

商代
骨镞(六件)一组
L:3.57.5cm?

商晚期
双翼带铤式铜镞(三件)一组
参考:《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1》P47,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博物馆编,文物出版社,1979年。
左:L:9.3W:2.7cm中:L:6.4W:2.1cm右:L:5.2W:1.7cm?

西周春秋早期
双翼带铤式铜镞
参考:《中国古代兵器图册》P71,刘旭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6年。
L:5.6W:2.0cm?

春秋早期春秋中期
三菱带铤式铜镞(五件)一组
参考:《中国古代兵器图册》P71,刘旭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6年。参考洛阳中州路2415号坟墓出土品。
左12:L:5.3W:1.3cm左34:L:5.2W:1.2cm左5:L:4.9W:1.3cm?

春秋晚期
各式铜镞(八件)一组
参考:左1:《中国古代兵器图册》P71,刘旭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6年。参考洛阳中州路2719号坟墓出土品。左56:《鄂尔多斯式青铜器》P5253,田广金、郭素新编,文物出版社,1984年。左7:《中国古代兵器图册》P71,刘旭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6年。参考洛阳中州路2719号坟墓出土品。左8:《ANCIENTCHINESEWEAPONSACOLLECTIONOFPICTURES》P92,ChengDongandZhongShaoyi,解放军出版社,1990.
左1圆柱形带铤式铜镞:L:12.2W:0.9cm左2菱形带铤式铜镞:L:8.7W:1.2cm左3三翼带铤式铜镞:L:6.2W:1.0cm左4菱形筒式铜镞:L:5.3W:2.4cm左56三菱翼带铤式铜镞:L:5.65.8W:1.1cm左7菱形筒背式铜镞:L:5.1W:2.2cm左8双翼带铤式铜镞:L:5.1W:2.5cm?

春秋晚期战国早期
各式铜镞(八件)一组
参考:左1:《曾侯乙墓》P136,东京国立博物馆编,日本经济新闻社发行,1992年。左4:《巴蜀青铜器》P117,四川省博物馆编,成都出版社。左3、58:《鄂尔多斯式青铜器》P5456,田广金、郭素新编,文物出版社,1984年。
左1菱形带铤式铜镞:L:9.4W:1.9cm左2菱形筒背式铜镞:L:5.8W:1.6cm左4双翼带铤式铜镞:
L:3.4W:2.2cm左3、58三翼有銎式铜镞:
L:2.34.0W:1.51.9cm?

战国中期战国晚期
各式铜镞(十件)一组
参考:《鄂尔多斯式青铜器》P58,田广金、郭素新编,文物出版社,1984年。右1:《ANCIENTCHINESEWEAPONSACOLLECTIONOFPICTURES》P102,ChengDongandZhongShaoyi,解放军出版社,1990.
左1:三菱翼带铤式铜镞L:15.5W:1.8cm左28各种三菱带铤式铜镞:L:8.015.1W:1.01.2cm右2三菱有筒式铜镞:L:6.0W:1.2cm右1三菱锥铁铤式铜镞:L:4.5W:1.9cm?

战国晚期西汉
各式铜镞(六件)一组
参考:左1:《ANCIENTCHINESEWEAPONSACOLLECTIONOFPICTURES》P147,ChengDongandZhongShaoyi,解放军出版社,1990.左2:《ANCIENTCHINESEWEAPONSACOLLECTIONOFPICTURES》P122,ChengDongandZhongShaoyi,解放军出版社,1990.左36:《鄂尔多斯式青铜器》P56,田广金、郭素新编,文物出版社,1984年。
左1:L:12.8W:1.2cm左2:L:12.7W:1.2cm左36L:3.56.1W:1.53.0cm?

商晚期
弓型铜器
参考:《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1》P47,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博物馆编,文物出版社,1979年。
L:30.4W:4.3cm?

商晚期
装饰弓型铜器
参考:《故宫青铜兵器图录》P153,国立故宫博物院编,国立故宫博物院,1995年。
L:37.8W:4.0cm?

西汉
镀金弩机
L:11.0W:3.2cm

西汉
鸟兽纹彫金弩机
参考:《陕西青铜器》P311,李西兴主编,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
L:25.0W:7.8cm

《中国古代青铜武器—系统图录》
前言

中国的商(殷)、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争夺霸权制造初许多青铜兵器。那些青铜兵器无论从艺术或是学术方面都有极高的价值,有必要分领域研究。

在中国古代的战斗中最常用的攻击兵器有“戈、矛、戟、剑、钺、斧、弓”等,从遥远的商代就出现了青铜制的戈,像戈这样把镰状刃物安装在兵器之上是中国古代兵器的特征。

从西日本弥生时代(西元前300—300年)的坟墓中挖掘的青铜兵器与东亚地区的青铜兵器文化有很深的关系,弥生中期前半阶段(西元前100—150年)就是源自朝鲜半岛。但是,根据最新的C14化学分析法,可以追溯到弥生时代之前500年,即同时期中国的西周时代(西元前1046年—西元前771年)。这种可能性会解决从朝鲜半岛到九州北部文化传播年代的空白期,并且会开启日本和朝鲜、中国文化交流历史的新视野。朝鲜半岛的青铜器文化起源自中国东北地区的辽宁系文化和中国中原地区的战国系文化,跟中国古代历史兴衰有着密切关系。战国时期的燕国(西元前311年—西元前279年)把辽东地区的东胡、古朝鲜等势力驱逐出去,席卷辽东地区。这段历史对朝鲜半岛的青铜器文化有重大影响。

西汉汉武帝于西元前108年平定卫氏朝鲜后在朝鲜半岛设置乐浪等四郡,以平壤为中心的乐浪地区受到汉文化的极大影响。籍此推测出中国青铜器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的可能性极大。在弥生时代九州北部的遗迹出土的铜戈多具有宽底、两穿、斜柄,直角装配的特点,与在朝鲜乐浪前期的遗迹出土品(朝鲜古文化综鉴第一卷、养德社昭和22年)形状相同。

从弥生时代中期起,在西日本各地制造青铜器、青铜兵器,在北九州的吉野ヶ里遗迹的发现对九州各国的兴亡有重要影响(YOMIURISPECIAL31吉野ヶ里·藤ノ木·邪马台国读卖新闻社1989年)。此后在日本,戈、矛等青铜兵器发展成祭祀用。弥生时代中后期,在九州北方和福冈出土的铁戈也被证明是战斗的重要兵器之一。

对日本形成国家有深远影响的青铜兵器为起点,聚焦中国古代青铜兵器,记述时代的变迁是编辑这本图录的初衷,相信会具有很大意义。

2004年4月1日木村盛彦

“戈”的历史变迁

中国古代兵器的特征之一是把镰形刃物安装在标准的长柄兵器之上。自商(殷)代出现战车后,戈成为战车上的甲士杀敌的有力兵器,跟随战车的发展而延续。

戈的特点是刃和把的角度比直角略宽。商代后期,戈的基本形状是“阑”突起的幅宽短刀装把,也有此时期特殊形状的,末尾弯曲向下,尾端带鸟头型羽毛装饰等,带有穿孔的直内戈也是此时期戈的特点。戈的形态特征随着时代的推移,强度和杀伤力不断提高。

到了西周时期,为了更加提高杀伤力,“胡”的长度又有所增加。胡的发展就是设置多穿孔,使柄和戈绑得更牢固。跟商时期比较能看出狭身“援”具有突出阑,援近前端下刃部分出弧。在戈的头部装矛尖的“戟”也是此时代的特征。以援前锋部分成二个等边三角形“三角锋”是从西周时期到春秋时期的明显特征。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战争形态逐渐变成以战车为主力,特别是到战国时期,步兵部队使用戈的形态也更加多样化,多用锐锋狭援,也出现了内后部分带刀等。根据实战能看到多种多样的戈,可以说是兵器戈最精炼的时代。

在战国时期,巴蜀文化的翼型直援戈、南方的双短胡直援戈、兽纹装饰的出现构成此时期的独特特征。

到了汉代,随着战争形式的改变,特别是战车的没落,戈也被逐渐淘汰从历史舞台消失。

“矛”的历史变迁

矛是中国古代最普遍的刺击兵器,相当于日本的枪,作为部队的标准装备起到重要作用。商代矛适合近战,刀两侧延展成带刃的柳叶形状。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矛比商代的刃部狭窄,特别是到了春秋时期,需要提高击刺能力,製成狭体长刃。随着铠甲的发展,为了刺透铠甲,需要更锐利的锋部提高穿透力。另一方面,随着战斗形态的变化,矛柄加长到2米。到了战国时期,为对抗胸铠甲,常见到更为锐利的锋部,狭长刃部的长柄矛。战国后期开始出现铁制矛。

“钺·斧·棍棒”历史变迁


钺是古代中国,以特别是商、西周时期的特殊兵器,象征皇权。以奴隶王朝的特别状况所用刑具,钺确切说是大斧,本来是刑具(用于斩首或者腰斩),也能说炫耀权利的兵器。不过关于刃狭的钺,跟斧区别不大,学术界的名称尚待研究。小钺跟斧用途相同,商代的玉援铜内钺、铁刃铜钺。特别是铁刃铜钺的原料用陨铁製成表示当时先进的浇铸技术,并且在冶铁术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春秋战国时期的钺象征皇权,更作为一种象征意义,只在祭祀等特定的场合还有所保留,或者作为一种刑具仍在少量使用,但作为兵器基本上退出战争兵器序列。

斧是木工工具,也是殴打敌人杀伤力很高的兵器之一。从商代能看出直銎式,管銎式。铁斧在春秋时代出现,在战国时代普及。

棍棒从石器时代起把石头绑在棍棒头,多用作给予敌人致命伤害的有力兵器。铜製的棍棒头—星状棍棒头,出现在西周时期。

“剑”的历史变迁

剑是开双刃身直头尖,防御为主要目的的带柄兵器。殷商时期,短剑在北方鄂尔多斯地区的游牧民之间流行,以使用柄头装饰铃或兽头、2030cm长的短剑居多。以此推定鄂尔多斯文化与中原文化有着很深的交融与渗透。

此后短剑作为兵器的重要性提高,并开始制作出了长剑,到了战国时代有了更大发展,剑作为士兵标准装备变得更加多样化。另外,剑也成为帝王君主权利威严的象征。中原的剑和中国南方、北方存在差异,从剑(短剑)的形态来讲,融入了中国北方、中原、南方地区独特的文化要素,随着时代推移,特征也发生着变化。

“刀”的历史变迁

刀的特征是片刃。商代的铜刀有多种,知名的有大型的扉刀,装柄的长刀等。另外,商代的大多数铜刀都是柄头带环状装饰、兽头、铃等的小刀形式,也活跃于同时期住在北方鄂尔多斯地区的游牧民族,说明其影响力深远。到西周时期,以小刀为兵器取代青铜短剑,在春秋战国时期作为工具的意义更大些。

“铜镞”、“弩机”的历史变迁

弓矢从古代起在战斗中就有重要地位。到了商代,出现前锋锐利,后部突出,带有铤的双翼型铜镞。随着时代推移,演变成杀伤效果很高的铜镞。春秋时期的铜镞细而小,到战国时期战斗中开始正式投入弩机。弩机比弓射程增加,威力提高,影响到战斗形态。弩机结构为横弓后面带有发射装备,箭矢装在主体上射出。从汉代起越精炼越坚固。战国时期和汉代以后的弩机区别是有无铜郭,战国时期的弩机是木臂后部的方沟直接组成,汉代弩机铜郭内固定零件而更坚固。

《中国古代青铜武器—系统图录》

编后记

古代中国青铜兵器的美术方面、学术方面的魅力,已经吸引了我二十余年。到东京出差,为了打发时间顺便看看中国古美术店,在那家店看到的三角形铜制兵器,一直留存心底。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时,我正好被任命为群马县医学友好访中团的团长,访问陕西省西安市。1992年6月下旬,我踏上了中国最古老的古都之一,西安,就是有着3000万人口的陕西省省会。在唐代,长安以人口超过100万而成为世界最大的国际都市之一,也是东西方文化的中心。西安一带从公元前12世纪起的两千年间,其先后有西周、秦、汉、隋、唐等十一个皇朝在此建都,是中国历史的起点。

正巧我有幸参观陕西省博物馆,没有想到这家博物馆郑重地陈列着我一直挂在心头的那件三角形铜制兵器!那就是西周的戈。回顾古代中国历史时,涌现出这样一番情景:掌管霸权的人们用鲜血染红了那个时代,力量和野心推动着无尽的战斗。为了实现霸权的梦想,筹划着制胜的战略战术。那时最重要的战斗基础是兵器,而最标准的攻击兵器就是戈、矛、戟、钺、剑,斧等等。

联想到追随霸者野心,手里紧握兵器逼近敌人的兵士,还有这件见证青铜时代渡过悠久历史的西周戈,我感到强烈地震撼。

此回访中激发了我对古代中国青铜兵器的热情,推动了我的收藏和研究。我决定制作图录,系统的总结青铜兵器。在日本很少能看到详细解释古代中国青铜兵器的书籍或参考书,无奈只能参考中国出版的文献、著作,日日摸索着查阅。我毕竟是有忙碌的日常业务,只得利用所有的业余时间、周日、节假日写此书。

能够出版此书,自是非常的欣喜。对于古代中国青铜兵器领域,我也很期待今后的研究者。最后在此衷心感谢:西山征治先生、林光位氏先生(无限出版)、木村旭良先生、宫田秀义先生,以及其他各位的大力协助。

木村盛彦
2014.4.1
本拍卖会其他拍卖专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