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元末明初 铜鎏金绿度母

图录号:1174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元末明初 铜鎏金绿度母
图录号:
1174
年代:
艺术家: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高21.5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广州华艺国际
拍卖会名称:
2016春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静观—历代造像专场
拍卖时间:
2016年5月26日
备注:
声 明:
绿度母,梵名Syamatara,全称圣救度佛母,是二十一度母之一。在西藏,绿度母被尊为文成公主的化身,同时也是观音菩萨的化身。据说供奉绿度母能够解除八种苦难,所以也称「救八难度母」。此尊绿度母头戴五叶冠,葫芦形发髻高束,双眸垂视,嘴角略含微笑。耳际处宝缯呈U形上扬,耳铛呈弯月形垂至双肩,两端饰宝相花,余发披肩。造像腰肢细敛,强调腹部线条,躯体略呈三折姿,通身佩戴璎珞、钏镯。左手置胸前结说法印,持莲花茎,右手置于膝上结与愿印。下身着长裙,以数道平行的连珠纹装饰。右舒坐,右脚下踏一朵莲花。深束腰仰覆式莲花座,莲瓣饱满修长,莲座下缘饰一周摩尼宝,设计巧妙,使莲座更加精美别致。
从作品的风格与细节上判断,此尊绿度母融合了东北印度、尼泊尔及中原造像等多元艺术风格,多处局部塑造得十分精彩。造像顶结高耸的葫芦形发髻,光素无发丝,这种发髻在元代宫廷造像中较为常见,也是14、15世纪丹萨替寺造像发髻的常见样式。头饰由花冠和发髻冠组成,这种组合冠式在11、12世纪的帕拉造像中十分流行。此像局部还带有较多尼泊尔造像遗风,如莲瓣细长饱满,劲健有力,尖部卷草纹似三颗圆珠状等等,均为13、14世纪尼泊尔马拉王朝造像的典型特征。尼泊尔造像风格对中原地区的影响自元代宫廷造像始,元代宫廷专设的“梵像提举司”将尼泊尔造像优美健硕的肢体表现与汉地的传统审美相结合,这种风格一直延续至明代早期,永宣时期的宫廷造像将这种融合的艺术发展至巅峰。对比后来成熟时期的永宣风格造像,此尊绿度母还带有较多尼泊尔的艺术特征,比如造像的面容还表现出尼泊尔的圆润秀气,与之后的方圆端庄有所区别;轻薄贴体的长裙以数道平行的连珠纹装饰,而不见汉地造像厚重写实的衣褶。造像体态优美,装饰华丽,胸前与腰部饰U形对称式璎珞,这种样式与明代宫廷造像有直接的继承关系。香港敏求精舍成员熙墀藏有一尊带铭文的明永乐铜鎏金六字观音,与此件拍品相似度极高,可资比较。
造像材质为黄铜,铜质细腻亮泽,与元代宫廷造像的材质一致。造型比例完美,精致而典雅,明显可见永宣风格早期造像的影子,通过综合判断,此尊绿度母应属元末明初过渡时期宫廷造像中的精品。

参阅:
1.故宫博物院藏元大德九年(1305年)铜镀金文殊菩萨像,高18厘米;
2.《日升月腾—从敏求精舍藏品看明代》,第335页,熙墀藏明永乐铜鎏金六字观音。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