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11/12世纪 铜鎏金阿閦佛
图录号:1156
拍卖信息
- 拍品名称:
- 11/12世纪 铜鎏金阿閦佛
- 图录号:
- 1156
- 年代:
- 材质:
- 作品分类:
- 尺寸:
- 高15.4cm
- 估价:
- 开通VIP查看价格
- 拍卖公司:
- 广州华艺国际
- 拍卖会名称:
- 2016春季拍卖会
- 专场名称:
- 静观—历代造像专场
- 拍卖时间:
- 2016年5月26日
- 备注:
- 声 明:
- 阿閦佛,又名不动佛、不动如来,是大乘佛教经典中主持东方净土的佛陀,因阿閦佛成佛时,立下了不对任何一个众生起嗔恚心的愿望,故即便为人所怨恨,也不退转,不为嗔恚而动,是为“不动”。其座前横置金刚杵,又称不动金刚杵,这是阿閦佛的法器和象征。此尊阿閦佛结全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之上,左手置脐前结禅定印,右手结触地印,法相庄严。佛像肉髻高耸,顶髻嵌红宝石以示尊严;面相圆润,额际宽广,白毫突出,眼睛形似鱼肚,神态安详自在,宽鼻厚唇,典型的印度人面相特征。身形挺健,着袒右式袈裟,衣纹采用萨尔纳特式表现手法,仅在边缘、袖口、足踝处以简括的线条表示衣服的存在,两腿间的衣摆褶皱呈扇形。座面正前方横置金刚杵,象征能够摧破一切烦恼。束腰仰覆式莲花座上下缘饰一周连珠,上缘连珠较细密,下缘连珠硕大饱满,典型的帕拉风格,莲瓣为双层,上层圆润饱满,下层莲瓣叶形大而扁平规整,时代特征明显。背光为后配,帕拉风格,时代略晚。佛像为黄铜单体浇铸,胎体厚重沉实,通体鎏金,造像比例和谐,工艺线条生动流畅,具有极高的艺术性,为传世帕拉造像之不多见者。
帕拉王朝(约7501200年),也译为波罗王朝,曾是古印度东北部的一个小邦国,主要统治区域在今印度比哈尔邦和孟加拉国国一带。帕拉王朝传承十八世,历代君主都鼎力支持佛教,尤其热衷于密教,不仅使印度佛教达到了最后的高峰,还使比哈尔和西孟加拉国国发展成印度最重要的佛教研究中心,也是印度佛教、密教传播和发展的重要中心之一。帕拉王朝延续了400多年,于公元13世纪初伊斯兰教势力入侵后灭亡,印度本土佛教随之彻底溃灭。帕拉艺术影响深远,幸留下来的精美造像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弥足珍贵。
参阅:UlrichVonSchroeder,BUDDHISTSCULPTURESINTIBET,VOLUMEONE,TIBET&CHINA,P264,Plate84.
(不含背光)
本拍卖会推荐拍品
-
18世纪 铜鎏金无量寿佛
-
18世纪 财神 (一组五尊)
-
18世纪 铜鎏金财神
-
18世纪 铜鎏金双身马头明王
-
16/17世纪 铜鎏金双身上乐金刚
-
17世纪 铜藏宁·赫鲁迦像
-
清乾隆 铜鎏金财宝天王
-
14世纪 铜宝冠释迦牟尼
-
清康熙 铜鎏金黄财神
-
17世纪 铜鎏金吉祥天母
-
14世纪 铜鎏金释迦牟尼
-
明早期 铜宝冠释迦牟尼
-
15世纪 铜扎巴坚赞像
-
11/12世纪 铜文殊菩萨(错银错红铜)
-
17/18世纪 铜鎏金释迦牟尼
-
18世纪 铜绿度母
-
17世纪 铜鎏金宝生佛(扎什伦布寺风格)
-
17世纪 铜鎏金弥勒菩萨(扎什伦布寺风格)
-
17世纪 铜鎏金弥勒菩萨(扎什伦布寺风格)
-
清乾隆 铜鎏金金刚手菩萨
-
18世纪 铜鎏金上师像
-
15世纪 铜鎏金上师像
-
15世纪 铜鎏金莲花生
-
清乾隆 铜鎏金关公
-
13/14世纪 铜大成就者毗瓦巴
-
15世纪 铜索南伦珠像(错银错红铜)
-
18世纪 铜鎏金男相观音
-
18世纪 铜鎏金狮面佛母
-
17世纪 铜鎏金金刚手菩萨
-
14世纪 铜鎏金释迦牟尼
本拍卖会其他拍卖专场
- 岭南名家书画(117)
- 经典永恒—珠宝翡翠及珍贵钟表(245)
- 西关大宅—器物篇(55)
- 近现代书画(98)
- 齐门天下—齐白石师生作品集珍(52)
- 西关大宅—书画篇(65)
- 静观—历代造像专场(91)
- 陶雅—中国历代陶瓷专场(78)
- 中国油画·版画·雕塑(100)
- 稀世真藏—极品名酿·养生精粹(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