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吴昌硕 行书

图录号:927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吴昌硕 行书
图录号:
927
年代:
艺术家:
吴昌硕
材质:
立轴 纸本
作品分类:
尺寸:
127.5×23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福建东南
拍卖会名称:
2016年春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翰墨集珍—中国书画专场
拍卖时间:
2016年05月21日-22日
备注:
声 明:
著录:
1.《海派书画精品集》P21,西泠印社出版社
2.《2011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一)》P159,中贸传圣
3.《书画文献(藏珍·近现代书画名家作品选)》总第9期,四川美术出版社
4.《书画收藏》第5期P12,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款识:侵晓舟中。馨吾尚书正诗,庚戌秋仲,吴俊卿。
钤印:吴俊卿印
题签:吴俊卿行书释文:侵晓片帆孤,帆开霜树疏。学仙无酒后,捉月有情初,水气秦邮驿,棠阴召伯墟,民心真尚古,尺土视璠玙。

吴昌硕(18441927)原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石尊者等,七十岁后以字行,浙江孝丰县人。吴昌硕是中国近、现代书画艺术发展过渡时期的关键人物,“诗、书、画、印”四绝的一代宗师。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与任伯年、蒲华、虚谷齐名为“清末海派四大家”,为“后海派”中的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初从杨见山(岘)进修文艺,钻研诗、书、篆刻。书法以石鼓文最为擅长,用笔结体,一变前人成法,力透纸背,独居风骨。篆刻初从浙、皖诸家入手,上溯秦、汉,不蹈常规,钝刀硬入,朴茂苍劲,前无古人。自称三十学诗,五十学画,与并时画家蒲作英(华)、胡公寿(远)、张子祥(熊)、陆廉夫(恢)等交好,尤与任伯年(颐)相契。初从赵之谦上溯扬州八拐以及石涛、八大、陈淳、徐渭,运以金石书法入画。笔墨坚挺,气魄厚重,色彩浓郁,结构突兀,一笔一画,一枝一叶,无不精神饱满,有金石气。画风震撼当时,影响后世。最擅长写意花卉,他以书法入画,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章法融入绘画,形成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其绘画、书法、篆刻作品集有《吴昌硕画集》《吴昌硕作品集》《苦铁碎金》《缶庐近墨》《吴苍石印谱》《缶庐印存》等,诗有《缶庐集》。

展览:2009年《上海艺术博览会》

四绝大师吴昌硕

作为海派的大师级人物,吴昌硕是我国近现代书画艺术上的关键人物,他承前启后,不愧为一代宗师。他的艺术影响了后来的许多画家,众多现代绘画大师或出自其门下,或受其艺术影响。如近代“海派”诸家、“北京画派”的陈师曾、齐白石等,还有像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李可染等也无不受到吴昌硕的影响。

晚清、民国时期,在传统文化融合、会通的大背景下,吴昌硕也受到影响,他的最大特点和优点也就是通融和超越。

吴昌硕善作诗文,苦吟数十年未尝间断。其诗文,奇崛古朴,用典较多,不甚通俗。但有些绝句纯用白描手法,活泼自然,接近口语,具有明丽俊逸的特点,风格上与民歌很相近。有些绝句则活泼自然,接近口语,时含有讽刺意味,抒发生活实感。所作题画诗寄托深远,颇有浪漫主义气息;评论前人书画,尤多独到见地。

吴昌硕的书法造诣极高,其楷书始学颜鲁公,隶习汉代石刻,篆学石鼓文,行书学黄庭坚、王铎。融各家之精妙,以至于其书法作品,以篆书、行草为主,晚年所书隶书,结体变长,取纵势,用笔雄浑、饱满,具有篆书痕迹,将篆、隶溶为一体,形成独特面貌。

作为海派绘画的创立者,他最擅长写意花卉,受徐渭和八大山人影响最大,由于他书法、篆刻功底深厚,他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及章法、体势融入绘画,形成了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吴昌硕作画用“草篆书”以书法入画;线条功力异常深厚。虽然从状物绘形的角度看其线条的质感似乎不够丰富、切实,但恰恰是舍弃了形的羁绊,吴昌硕的绘画才步入了“意”的厅堂,从而形成了影响近现代中国画坛的直抒胸襟,酣畅淋漓的“大写意”表现形式。

作为西泠印社的创始人,他金石功夫可见一斑,其篆刻从“浙派”入手,后专攻汉印,也受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等人影响,善于留白,或对角欹斜,气象峥嵘,构图块面体积感极强。刀融于笔,篆刻雄而媚、拙而朴、丑而美、古而今、变而正。上取鼎彝,下挹秦汉,以“出锋钝角”的刻刀,在继承前人冲刀法和切刀法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融诸家之长,冲切相济,将书意和刀意表现得淋漓尽。

他与传统文人画家不同,兼诗、书、画、印四绝于一身,能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以最传统的艺术因素和审美理想塑造了崭新的艺术风格和风气。吴昌硕不仅实现了让绘画体现野逸与高古之气,还把中国画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对现代中国绘画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