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清乾隆 窑变釉贯耳瓶

图录号:682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清乾隆 窑变釉贯耳瓶
图录号:
682
年代:
艺术家: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高35.5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八益拍卖
拍卖会名称:
2015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瓷器工艺品专场
拍卖时间:
2015年10月31日-11月01日
备注:
声 明:
《上海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清代雍正宣统官窑瓷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1月第1版,页272,图51。“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自17世纪后期开始,因晶莹、洁白而半透明的东方瓷器在欧洲的出现,德国、奥地利、意大利、法国、英国、荷兰等多国沉浸在发现制瓷奥秘的狂热竞赛中。1709年德国麦森瓷厂首先成功试制了类似东方瓷器的硬质瓷器。
法国塞夫勒皇家瓷厂(manufacturenationaledeSèvres)的前身是建立于1740年的万塞纳(Vincennes)陶瓷厂。1745年,路易十五授与瓷厂特别许可,并提供了各方面的支持。早期产品主要是仿制德国麦森瓷器以及中国与日本瓷器,大部分为花瓶、茶具、咖啡具等,希望由此提高法国的瓷器产量与质量。
1748年,青铜铸造与金饰品专家让·克洛德·杜普雷斯(JeanClaudeDuplessis,16951774)被派到瓷厂担任塞夫勒瓷器厂艺术总监,负责模具设计。杜普雷斯将青铜、银器等金属器皿的传统工艺与洛可可艺术造型引入了瓷器设计与生产。塞夫勒瓷器将与鎏金青铜、雕刻家具、银器首饰、钟表等装饰工艺的结合发展到极致,如精美的瓷器镶接鎏金的铜把、底座,彩绘的瓷板镶嵌在雕刻家具的橱柜或桌面上等等。
东西合璧为此拍品最大特色,窑变釉为清雍正朝创的仿宋钧窑品种,烧成釉色偏红者称为“火焰红”,颜色偏蓝者称为“火焰青”,以其色泽多变而着称海内外。本品器形方正,瓶口倭角近似海棠形,直颈两侧饰双贯耳,长方扁体腹至下外鼓,腹部前后有凸起的桃形纹样,为平整器身增添变化,长方形圈足,平底正中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底施酱釉,通体施窑变釉,胎体厚重,以高温铜红釉为主色调,紫、蓝、月白与红色交融,釉下布满细密开片,色釉绚丽,釉质晶莹流淌自然。仅口沿棱角转折与双耳因釉的流淌呈浅青色。在清宫档案及大运传办瓷器文献中,此瓶式列为“钧窑四方杏元双管瓶”,为乾隆首创之器形,后成官窑经典,历朝均有烧造。通体满施窑变釉,红、蓝二色相互流淌,畅快淋漓。此贯耳瓶造型沉稳,釉色华美,为乾隆官窑佳作。而此瓶被法国人赋予了自己的审美,铜鎏金镶嵌花口,底座,全然成了塞夫勒瓷器的风格。东方的皇家瓷器与西方皇家装饰工艺相结合。挑战了瓷器精致、优美与豪华程度的极限。
参阅:《上海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清代雍正宣统官窑瓷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1月第1版,页272,图51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