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林墉 鸟语

图录号:633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林墉 鸟语
图录号:
633
年代:
1988年作
艺术家:
林墉
材质:
设色纸本
作品分类:
尺寸:
137×68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北京翰海
拍卖会名称:
2015春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当代书画(一)
拍卖时间:
2015年06月26日-28日
备注:
声 明:
1942年生于广东潮洲。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画院院长,美协广东分会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党组成员,全国人大主席成员团成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擅人物、花鸟画,风格潇洒、清新、明丽,兼擅文论及插图。1981年创作《宋庆龄》入选广东美展二等奖。1982年《访问巴基斯坦组画》获广东省首届“鲁迅文艺奖”。1983年获巴基斯坦总统颁发“卓越勋章”。多次在国内举办个展,出版有《林墉作品选》,《林墉访问巴基斯坦选集》,《人体速写》,《林墉肖像画》,《林墉中国人物写生精选》等。
岭南新象
当代广东中国画
Lot680695
20世纪岭南中国画略析
——岭南画家群与语言变革(节选)
文|当代岭南
艺术审美的拓展离不开具体的时空位置。艺术家处于不一样的地理环境、人文情境,有着不一样的审美需求和价值判断。20世纪以来,中国画的现代化以及如何转型、问题,是艺术家共同面临的课题。如何去接近和解释岭南中国画的现代转型,以及当代岭南中国画“为何如此”的部分因素,艺术家和艺术家的作品是我们绕不开的、“话题”。
近世以来,处于中西方文化交流前站的广东一隅,确有其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在。地理和文化的实体共同构筑了岭南别具个性的文化品格。艺术、审美的拓展离不开具体的时空位置。艺术家处于不一样的地理环境、人文情境,有着不一样的审美需求和价值判断。20世纪以来,中国画的现代化以及如何转型问、题,是艺术家共同面临的课题。如何去接近和解释岭南中国画的现代转型,以及当代岭南中国画“为何如此”的部分因素,艺术家和艺术家的作品是我们绕不开的、“话题”。
有别于北方、江南地区,岭南自身传统文化的积淀并不深厚。元代广东绘画仍处于沉寂发展期,根据学者研究,在元代文人化的绘画艺术的确是、仍未在广东出现,以至在画史上有着一个时代的空白。明末清初,广东绘画出现第一个发展的盛期,开始形成自身的文人画传统。尤其是乾隆、嘉庆、道光时期,黎、简、谢兰生及“二苏”等辈的出现,初步形成粤画传统。“二居”出现以前,广东绘画基本上延续和发展着自明代以来的文人画传统。显然,岭南绘画自身传统的初、步形成,是以文人画写意画的形态出现,而居派绘画的出现改变了岭南绘画的走向。“二居”绘画,奠定了岭南绘画“写生”的新传统,强调深入生活,宗没骨法,推崇清恽寿平,作品多为工笔设色。“居派”绘画,在晚清时期成为粤画主流。
在岭南地区,现代艺术运动中发出强有力回音的、“二高一陈”,其创立的岭南画派自成体系,主张“折衷中西、融会古今”,与时俱进地在中国画领域发起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岭南画派,以近代日本绘画为变革蓝、本,反对继续临习“陈旧的”古人书画,把西画的写实主义语言引入中国画;由形式上的折衷逐步迈向对生活和时代主题的把握,强调艺术的现实关怀和艺术的大众化。岭南画派与以国画研究会为主的传统派成为20世纪前50年岭南中国画坛的主流。20世纪上半叶,以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为主导的岭南画派,以及岭南画派的承继者何香凝、黄少强、方人定、苏卧农、司徒奇、赵少昂、黎雄才、关山月等画家群凝聚的岭、南中国画的主导力量,为延续至今的岭南绘画提供了一脉承接的线索。岭南画派对20世纪至今岭南中国画发展以及整体意上全国中国画的发展有着启示意义。
某种意义上,当代岭南中国画的画学渊源可分为四条源流:其一是“二高一陈”创立、的岭南画派的新国画传统;其二是20世纪现代艺术运动中的艺术先辈的影响;其三是以国画研究会为主体的传统派;其四是20世纪初在广东画坛形成的海派新传、统,一定程度上地映射和影响着当代岭南绘画。
20世纪中国视觉观念之变,首先体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写实主义的引进,其间中国画原有的艺术观念、审美体系受到很大的冲击,西方画学的素描造型以及场景写生介入中国传统绘画。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新中国美术教育全盘接受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术和契斯恰阔夫教学体系,地处南方的广州美院亦不例外”;水墨写实在美术教育当中占据着主流位置,几乎贯穿于50年代至今的美术教育。就20世纪成长起来的、具有学院背景的画家说来,西方现代艺术的体认是他们共有的艺术经验,这在他们艺术之路上多少有所投射。在我们将要考察的当代中国画家中,陈金章、杨之光以、及尚涛、林丰俗、陈政明、林墉,分别属于1949、年前后中国美术教育体系培养起来的第一代、第二代画家之中,他们在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与生活环境等方面均有共通的特点。
譬如早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师从李可染、蒋兆和、李苦禅、叶浅予诸大家的尚涛。师从蒋兆和学习素描及人物画,掌握了精严的写实技巧,又师李苦禅习花鸟,对于笔墨语言特性,深有心得。还曾师一代宗师李可染学习山水,受到乃师艺术精神和艺术作风的陶冶。林丰俗早年师从海派画家许良琨以及黄宾虹弟子李屏周学习花鸟画。1959年考入广州美术学院,在、关山月、黎雄才、何磊先生,以及卢振寰、卢子枢先生等的教导下研习中国画,其山水画更加注重“诗意”的造境。至于林墉,早在1978年,就开始了域外题材人物画的创作。在传统学院派基础之上,不断变革,经历多个阶段后终形成自己的风格。
之于广东中国画家“阵营”的壮大,主要在于,至上世纪80年代,开放改革的历史情境为画家的创作提供相对开放、自由的创作和思维空间,有了更多可供选择的参照系和审美体认。在当代岭南的画家群中,出生于上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的艺术家:周彦生、陈振国、陈永锵、庄小尖、陈新华、方楚雄、许钦松、方楚乔、王璜生、李劲堃、黄一瀚等,构成了当代岭南画坛紧接着他们的前辈老师陈金章、杨之光等的重要力量。一方面,他们有着共同的学院背景,多为改革开放以后求学于学院,接受学院传统教学。他们与岭南绘画整个的演变脉络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他们的画学、画艺、艺术观念或多或少承接了岭南绘画的精神特质。另一方面,也是不同于他们前辈老师的,20世纪80年代,西方文化以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渗入中国本土,西方现代、后现代等各种艺术观念的涌入,视域的多元化、艺术空气的自由,为岭南画家提供了更多可供参照的艺术谱系。
受海派绘画影响的方楚雄6岁拜王兰若为师,后又随刘昌潮习画。1975年入广州美术学院,受教于黎雄才、杨之光教授、何磊老师等。扎实的写实造型训练,构成了其工笔花、鸟画风格的要素之一。艺术家许钦松巧妙地将版画的构成元素注入山水画的结构之中,以光影感的物象组织,营造一种闪烁、颤动的迷人气氛,并由此构建了一个光影感觉的新世界。
在当代岭南的画家群中,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求学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艺术家张彦、黄国武、方向,以及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求学于上世纪90年代的艺术家、张东、林蓝、许晓彬、陈朋,他们无一例外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发散性的审美拓展。求学背景、知识结构、个性化选择和价值取向,以及审美趣味的选择决定、了他们艺术风格的不同走向。他们以当下的眼光,把艺术视角放置在一个独特的点上,探索着艺术本体和自身艺术家身份的价值属性。
正是这些艺术家群体的凝聚,将岭南中国画继续往前推进。他们以及他们的中国画艺术与百余年来岭南文化的语言变革紧密相关,如此言之,并不为过,他们正是在这种“转型”境遇之中各种矛盾的交织、碰撞中成长起来的,是中国画现代转型中的参与者、亲历者,并、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产生一定影响的、如今仍被人们提起的画作,就是强有力的证例。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