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清乾隆 匏模缠枝花卉老子出关四方瓶
图录号:2957
拍卖信息
- 拍品名称:
- 清乾隆 匏模缠枝花卉老子出关四方瓶
- 图录号:
- 2957
- 年代:
- 材质:
- 作品分类:
- 尺寸:
- 高26.5cm
- 估价:
- 开通VIP查看价格
- 拍卖公司:
- 北京翰海
- 拍卖会名称:
- 2015春季拍卖会
- 专场名称:
- 中国古董珍玩
- 拍卖时间:
- 2015年06月26日-28日
- 备注:
- 声 明:
- “乾隆赏玩”楷书款请索阅品相报告。
此件四方瓶为匏器,以大株葫芦套模子制作而成,正面开光内装饰老子出关纹,背面开光内装饰童子牧牛图,四周以缠枝花卉纹装饰,制作精良考究,底有“乾隆赏玩”四字楷书款。为宫廷御用之品。
匏器,又名葫芦器,是明末出现的一种特殊工艺品,为明末太监徐九公(一说为梁九公)所创。明谢肇淛《五杂俎》中说:“葫芦多有方者,又有突起成字为一首诗者,盖生时板夹使然,不足异也。”可见到了十六世纪,带各种花纹、文字、诗词的范制匏器,已不罕见。清康熙时,匏器进入宫廷,成为皇家御用工艺品。现存的匏器实物和款识,以清康熙时期为早,有杯、盘、碗、壶、盒、瓶、笔筒、鼻烟壶、蝈蝈笼和乐器等器具。其中康熙年间的匏器以六瓣碗、缠莲寿字纹盒、八方形笔筒、蒜头瓶和四弦琴等物为最精。
清代制匏工艺颇受皇家重视,康熙曾在瀛台的丰泽园内种植葫芦,并设专人管理。在宫廷的督造下,生产出诸多清朗典雅的模制匏器,其制作工艺精巧,产品种类纷繁。此时期匏器工艺已臻精致,品种齐全,式样新奇,纹饰丰富。至乾隆年间,这种“朴雅”之器更深得乾隆的钟爱,以为可胜金玉,乾隆御制诗中以匏为题材的即有数首。这些宫廷制匏器除供御前赏玩外,还被作为珍贵的礼品用以赏赐王公贵臣以及馈赠外国嘉宾使臣。清代中期后,宫廷范模匏器渐趋衰落,嘉庆、道光朝的宫廷范匏制作已远不及康乾时代之盛。同治、光绪款者零零星星,更难得见。而勒扎、火画、压花、刀刻等制匏工艺在道光中叶之后相继出现,这些造型奇特、纹饰优美的器皿随着时间的洗拭和人为的摸抚摩擦,器色日渐深沉,犹如蒸栗,莹澈润细,愈具欣赏魅力。
本拍卖会推荐拍品
-
清康熙 铜如意观音
-
明 铜鎏金释迦牟尼
-
清乾隆 铜鎏金释迦牟尼
-
帕拉文化 石雕帕拉湿婆双身神像
-
帕拉文化 石雕帕拉湿婆神像
-
清中期 紫檀木雕漆金上师佛
-
明 龙泉窑观音
-
清 瓷鎏金观音
-
清 粉彩无量寿佛
-
南宋 青白釉观音
-
清中期 铜如意耳象足炉
-
清中期 铜兽耳长方四足炉
-
清中期 铜双耳四足长方炉
-
清乾隆 铜弦纹筒式三足炉
-
清中期 铜钵式炉
-
清中期 铜鬲式三足炉
-
明正德 铜回文筒式三足炉
-
清康熙 铜虬耳筒式炉
-
清乾隆 铜双耳四足长方炉
-
清中期 铜鬲式三足炉
-
清中期 铜鬲式三足炉
-
清中期 铜鬲式三足炉
-
清中期 铜鬲式三足炉
-
清中期 铜鬲式三足炉
-
清中期 铜鬲式三足炉
-
清中期 铜双耳三足炉
-
清乾隆 铜双鱼耳炉
-
清中期 铜象耳炉
-
清中期 铜双耳炉
-
清中期 铜双耳炉
本拍卖会其他拍卖专场
- 中国古董珍玩(308)
- 伏藏—金铜佛像(101)
- 中国玉器(269)
- 国香馆—藏陈年名酒臻品(110)
- 中国古代书画(145)
- 大璞茗香(86)
- 德化名瓷白如玉—中国白(10)
- 中国近现代书画(二)(228)
- 养石斋—坐看云起(70)
- 中国近现代书画(一)(120)
- 古籍善本(86)
- 金石碑帖(31)
- 小雅观心—水彩画暨插画、连环画(112)
- 紫瓯凝香—紫砂艺术(220)
- 中国现当代美术/油画雕塑(118)
- 为之动容—宝聚斋重要藏家藏中国书画(87)
- 中国当代书画(二)(148)
- 宝聚集珍—宝聚斋中国书画(170)
- 中国当代书画(一)(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