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林散之 草书四言联

图录号:54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林散之 草书四言联
图录号:
54
年代:
暂无
艺术家:
林散之
材质:
立轴 水墨纸本
作品分类:
尺寸:
140×33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盛世东方
拍卖会名称:
盛世东方 2014年河北省首届大型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夜场
拍卖时间:
2014年10月11日-12日
备注:
声 明:
出版:《林散之草书精品赏析》P192,文物出版社,2012年5月。款识:毛主席词句。散耳。
钤印:林散之印、七十年代释文: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一代草圣—林散之
林散之,原名以霖,号三痴、散之,别署散耳、左耳、聋叟、江上老人、半残老人等,斋名散木山房、江上草堂。祖籍安徽乌江,生于江苏江浦县。书法家、画家、诗人、文人。曾在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时一举成名。
林散之的书法被称为“散体”草书。他的字极其讲究用笔,重视用笔。他用长锋羊毫作书,并保持中锋用笔而求瘦劲,这不仅须善于择取古学之长,而且更需千锤百炼,把握到其中的奥妙。林散之用笔变化多端,据目睹他作书的人说,他有时行笔缓慢,如作楷书,线条凝重,沉静,枯涩,似春蚕吐丝;有时行笔疾厉,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急转直下,如藤蔓檐,一气呵成。正是这种丰富而微妙的变化,造成雄伟飘逸姿态,磅礴放旷的气势,划沙折股的笔意,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林散之作书,注重变法。他说:“审事物,无不变者。变者生之机,不变者死之余,书法之变,尤为显着。”正是这样,他保持着常新的艺术追求,从学唐碑到学行书,六十岁以后学草,兼收诸家。自童年摹习,白首而成。自清代至民国时期,碑派书法较盛,大家辈出,相比之下,帖派显得式微。林散之投入帖派队伍,并成为帖学巨擘。如果说在现代帖派中的一些大手笔还依然保留着某种传统中的纤细、柔弱,更偏重于秀美的美学特点,而在林散之的书法中,则极大地加强了雄强、奇变、苍辣的成分,从而加强了一种力量感,特别在晚年的作品中,具有天然浑成的朴厚与洒脱。从这种意义上说,林散之实践他所谓的“变者生之机”的艺术观念,对显得有些萎靡的现代草书,进行了一定的突破与改革,而且这种创造性的努力已经成功了。
林散之书法的意义不仅在于富有个性的“散草”的创立,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