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明 “大明永乐年施”观音

图录号:2442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明 “大明永乐年施”观音
图录号:
2442
年代:
艺术家:
--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起拍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西泠拍卖
拍卖会名称:
西泠印社 2010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梵云雅集』文房古玩专场 成交额:1,624.22 万元 成交率:80.83%
拍卖时间:
2010年7月3-6日
备注:
声 明:
2442
明 “大明永乐年施”观音
款识:“大明永乐年施”,明永乐(1403-1424)。
此尊头戴多瓣式花冠;面相方圆,高鼻薄唇,纤眉细目,眼睑微开,作下视状;大耳挂铛,垂承至肩;短颈宽肩,有肉节纹,臂长手秀,刚柔相兼,帔帛飘柔;表情端庄,形象秀丽。身体两侧均敷出莲花上缘至双肩;体态曼妙多姿,但不见度母那样的女性形象特征,所以为菩萨造像。整件作品制作精良,铸刻细腻,造型典雅,尤其是人体的柔和感,显得曼妙多姿,极为优秀,充分体现出一种协调美。10-12世纪的尼泊尔佛教造像中保留了较多此种形象,受其影响在藏传佛教中也可见到这样的形象。高:23.6cm
RMB: 1,000,000-1,500,000
永乐造像在藏传佛教造像艺术中,明朝宫廷制作的金铜佛像尤为引人注目。由于明朝宫廷造像的制作主要集中于永宣两朝,通称“永宣造像”,而永乐造像就是指这一时期造像中的一类。明史记载,永乐年间中央政府曾大量施造佛教造像与青藏宗教上层互为馈赠,以加强联络。到了永乐六年,将佛教造像作为礼物互为祈福、通纳已经成为了习俗和常礼,即所谓的“赐佛制度”。凡有官款的造像就应该是中央政府所定之像。明朝时期,佛教在皇室的提倡下得到很大的发展,特别是藏传佛教在明朝早期深受宫廷重视,大量佛寺兴建不衰,但是在兴旺的表面下,皇家的支持也带动了佛教的世俗化,这种现象也对佛教造像艺术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造像艺术体系明显向世俗审美模式发展,面相宽平,体态丰腴,装饰繁华,结构细腻。在姿势、坐骑、手印、装饰、面相上都严格遵循佛像量度的规定,标准而精细,秀美而华丽,尤其衣褶的风动感和人体的柔和感,显得极为优秀,充分体现出明代永宣时期崇尚的一种协调、准确、精致、成熟的造型美。如今也成了造像收藏中的佼佼者,价值非凡。
参考:《故宫经典 藏传佛教造像》 紫禁城出版社
本拍卖会其他拍卖专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