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清乾隆 木胎漆金释迦牟尼佛坐像

图录号:854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清乾隆 木胎漆金释迦牟尼佛坐像
图录号:
854
年代:
清乾隆
艺术家:
--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北京诚轩
拍卖会名称:
北京诚轩2009春季拍会
专场名称:
瓷器工艺品 总成交额:4,410.11 万元 成交率:71.85%
拍卖时间:
2009年5月24日至31日
备注:
声 明:
说明:释迦牟尼佛面相丰满,鼻梁高直,双目半睁,神态庄重慈祥。双手置胸前施转法轮印(又称说法印)。身披袒右肩式袈裟,衣纹自然生动。全跏趺坐于单层仰莲底座之上,莲瓣扁平宽硕,瓣尖勾卷。
这种施转法轮印的释迦牟尼佛坐像,表现的是佛于菩提树下初转法轮的场景。
参阅:《皇权与佛法—藏传佛教法器特展图录》,台北故宫博物院,1999年,页102,图24
康雍乾时期的藏传佛教信仰与宫廷造像藏传佛教又名喇嘛教,它形成于西藏,直接继承了东印度帕拉王朝盛行的无上瑜伽密教并加以发展,故与汉地佛教有较大的不同。元代以后,随着朝廷的重视与扶植,藏传佛教传入内地,其影响日益隆盛。
清王朝十七世纪初崛起于辽东地区,最初信奉萨满教,但为了招徕当时与其比邻、普遍信奉藏传佛教的蒙古诸部落以壮大实力争夺天下,努尔哈赤开始推崇藏传佛教。自此,清朝历代君王均十分重视藏传佛教,入关统一中国之后,更是将尊崇和扶持藏传佛教当成了一项基本国策,尤其推崇格鲁派(黄教)。这一方面是为了通过黄教的影响力,加强并巩固对包括蒙古、西藏等在内的广大藏传佛教信仰地区的统治,即所谓“兴黄安蒙”、“兴黄安藏”。如1653年顺治帝正式册封来京的五世达赖喇嘛“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名号,颁给金印和金册,1713年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亦赐金印,从此“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和他们在西藏的政治地位正式确立;另外康熙帝还于1691年册封一世哲布尊丹巴为“呼图克图大喇嘛”,统管外蒙古地区喀尔喀部宗教事务;1706年又册封一世章嘉活佛为“灌顶普善广慈大国师”并赐金印,令其总领内蒙古喇嘛教。自此,清朝格鲁派四大宗教领袖正式形成,作为前藏、后藏、外蒙、内蒙的最高宗教领袖,他们与清廷密切配合。另一方面,对黄教的推崇也使得该信仰在清宫中深深扎根,尤以康雍干时期为盛。紫禁城内外修建多处藏传佛教殿堂,所陈宗教文物盛多,佛事频繁,每天都有喇嘛在皇宫御苑中念经做法事,帝后亦经常到佛堂拈香礼佛,聆听喇嘛诵经,参与各种佛事活动。甚至乾隆皇帝还拜三世章嘉活佛为师,接受“胜乐铃五神”灌顶,修习密宗。
随着藏传佛教对清宫影响不断深入,它已然成为清代宫廷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教绘画、造像均得到大力的促进和发展。
乾隆帝曾多次命令宫中西洋传教士与汉藏画师合作,依照唐卡样式为自己绘制佛装像,如《乾隆帝普宁寺佛装像》(见右下图);有些作品借助宗教题材来颂扬帝王,如丁观鹏《弘历维摩诘演教图》(见右上图),乾隆皇帝以自己的形象入佛教绘画,不仅表明了他的宗教信仰,也反映了一种文化上的认同与个人期望。
问鼎中原后,清宫便已经开始制作藏传佛像,康熙三十六年(1697)设立专门机构“中正殿念经处”来管理造办佛像、喇嘛诵经、佛教绘画(唐卡)等一系列宫廷藏传佛教活动,雍正时期的档案中保留了许多制作佛像的记录。总体而言,康熙、雍正时期的宫廷造像,受明朝宫廷造像的影响较大,强调比例匀称、表情生动、衣纹流畅、装饰华丽。是次拍品中的夹胎漆金四臂观音(编号855),种类稀少,与清宫旧藏铜鎏金四臂观音菩萨坐像风格相类,为康熙朝宫廷造像珍品;铜鎏金白度母及白上乐金刚坐像(编号856、857),錾花鎏金,品相保存极佳,间或镶嵌宝石,风格华丽,宽束腰莲花座具有典型雍正造像风格,传世罕见。
到了乾隆时期,由于乾隆帝本人极其信佛、崇佛,下旨新建了许多藏传佛教殿堂,需要大量的佛像用以陈设供奉;与蒙古、西藏的交流日渐频繁,用作赏赐、馈赠的造像数量也大大增加,刺激了宫廷佛像的制作。清宫造办处集中了一大批藏族、蒙族、汉族、满族甚至还有来自尼泊尔的优秀工匠,他们在以三世章嘉活佛为首的众多大喇嘛指导下制作佛像,甚至乾隆皇帝本人也亲自参与其中。从档案上看,其制佛程序一般为:先由三世章嘉活佛、“中正殿画佛像喇嘛”等大喇嘛画纸样即初稿,乾隆帝御览后若无异议,即降旨拨蜡样,随后将蜡样恭呈御览,这一步乾隆皇帝通常会提出修改意见,待修改后的蜡样再次呈览、乾隆同意之后,才能交造办处制作。佛像造好后乾隆帝会亲自验收,他满意方能对佛染发、泥金、装藏、开光,如果他不满意,则会降旨毁之重造,工匠和监造官还会受到罚俸、鞭笞等严厉的惩罚。
总之,乾隆朝是清宫藏传佛像制作的全盛时期,其造像数量之多、种类之全,是历朝历代所未见的。所用材质也丰富多彩,有金、银、铜、漆、木、玉、石、泥等多种。例如此次拍品木胎漆金释迦牟尼佛(编号854),工艺精致,不可多得。造像艺术风格亦复杂多样,除了由乾隆皇帝亲自参与设计、严格按照佛教经典及造像量度标准制作的“规范化造像”外,还有根据从尼泊尔、印度等地进献而来的佛像,吸收其精华,对其局部进行改动和装饰而制成的“创新型造像”,从而使得这一时期制作的宫廷造像兼具多种文化因素,融入了如印度帕拉风格、克什米尔风格、尼泊尔风格、西藏风格、蒙古风格等几乎各种造像风格,甚至有时一件作品还表现出两种风格甚至多种风格的结合,显示出这些艺术风格在宫中互相吸收互相融合的特征。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