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陆俨少 名山图册 册页(十八开)

图录号:722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陆俨少 名山图册 册页(十八开)
图录号:
722
年代:
艺术家:
陆俨少
材质:
设色纸本
作品分类:
尺寸:
25.3×37.3cm×8;25.3×37.3cm×1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4126316
USD:522667 GBP:0 EUR:0

拍卖公司:
西泠拍卖
拍卖会名称:
西泠拍卖 2007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书画海上画派专场 总成交额:3401.216 万元 成交率:81%
拍卖时间:
2007年12月19日
备注:
声 明:
(八开·附陈佩秋先生题跋十开)
说明:陈佩秋先生上款并题跋十开。
作者简介:陆俨少,名砥,字俨少,以字行,改字宛若。上海嘉定人。从冯超然习国画。工诗文,善书法,尤精山水,间作花卉、人物,也多妙笔。为一代艺术大师。曾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浙江画院院长。
上款简介:陈佩秋(1923~ ),字健碧,斋名秋兰室、高华阁、截玉轩。现为中国美协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西泠印社理事、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海上著名画家。
陆俨少《名山图册》随想
◎ 胡西林
陆俨少《名山图册》是一本令人产生崇高美感的陆氏山水册页,但因为获观此册时图录付印在即,无暇著文,只能以随感的形式记录所思所想。其实,如此美妙佳构,作品自身已经在说话,也无需饶舌,只是心里有一种情绪在冲动,不吐不快。赏佳画如观美人,可以奋不顾身。
我曾经说过,陆俨少和黄宾虹都是以一种近乎山水崇拜的大哲情怀来审视他们走过的山水和表现他们笔下的山水的,两人对山水的崇拜有如哲人对宗教的信仰,画山水仿佛替天行命,为山水立传,是使命,颇有一种哲学意味。
大凡有如此胸怀的人,才一举步,眼里的山水已经与众不同。眼睛是打开的窗户,事物入了窗户,好坏就由心来判断了。其实,眼里的山水人人都有,只要你到过那山,淌过那水,便有印象映入眼帘。但是,心里的山水因人而异,阅历不同,看山水自然也不同,眼里一样,心里不一样。笔下的山水则不是人人都有了。不是所有的人画的山水都可以被看作是具有审美意义的山水的。世上哪一座山没有年纪?山上哪一块石头没有包浆?你走过的山,唐人走过,宋人走过,元人也走过 自然山水亘古不变,人文山水峰峦起伏,一部山水画史犹如崇山峻岭绵远高伟,面对古人我们无法骄傲。所以,历来画家多自卑。黄宾虹、陆俨少大哲情怀,高瞻远瞩,他们走遍自然山水,接续人文山脉,所作所绘,笔下有,人间无,他们是不自卑的画家
就像所有的大师一样,陆俨少的山水画风格也是在逐渐演变中形成的。《名山图册》作于1975年,文革结束前一年,此时的陆俨少,“问题”已有结论,属于无须严加监管的“死老虎”,所以身心相对自由,画山水可以抒写情怀了。八开山水,面貌各呈,堪称陆氏山水风格成熟后的“综艺大观”。所绘均天下名山,是陆氏游踪,其妙如何言?艺术不必说,陆氏山水早有定论,只说感受,一言以蔽之:可以涤尘洗心。
有一方钤印倒是值得一说。印文曰:“将寿补蹉跎”,钤在第一开(黄山多奇峰)右下角。这样的印文读来让人心里沉甸甸,透过红红的印痕,仿佛让人听到陆先生当年钤印时长吁了一口气。他一生蹉跎,历险无数,有自然风险,也有人为的政治风险,还有折磨有年的哮喘疾患。自然风险没有让他畏惧,反而使他乐从险生。比如从长江漂三峡返回上海嘉定老家,是他此身所历最大的自然风险,然而留给他的却是英雄般的美好记忆,并且因此滋润影响了他的绘画,造就了他的艺术成就;而哮喘折磨,因为有艺术生命的支持,也没有吓倒他;但是政治风险(比如1957年被打成右派,文革中遭到冲击等)不仅让他身心俱伤,还耽误了比生命更宝贵的时间,他一生中最能画画却又最不可以画画的时候都在不堪回首的政治风浪里。“将寿补蹉跎”看似一笑了之,却字字含泪。此印陆先生用得很少,钤于1975年,则更有特别意义。须知,当年文革尚未结束,如此钤印有犯“天逆”。当然,画为陈佩秋作,是同志,钤此印无需担忧。岁月既逝,无以复返,唯一可以期待的是“来日方长”,但借阳寿写春秋,是黑色幽默。果然天亦有眼,假寿八十有四予大师,让陆俨少在匆匆一生中阅尽人间悲欢,谱写胸中山水,其山水高入云端,一览众山小。
随想至此,我已举起右手,胸中感怀的是一句话:向陆俨少先生致敬!
画心25.3×37.3cm×8;陈佩秋先生题跋:25.3×37.3cm×10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